如何辨识"+互联网"和"互联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5-29
 是“互联网+X”,还是“X+互联网”?
  “X+互联网”跟“互联网+X”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成长因素也大大不同。“互联网+”是战略要素,而“+互联网”是技术要素。
  “X+互联网”是一种物理叠加,更多的是改善社会上的经济存量,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原有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环节,去实现效率的重建。具体说来,原来很多传统行业和消费者受限于时间和地点,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导致消费成本越来越高。加了互联网之后,就可能实现在线化,从而实现规模化和去渠道化,减少流通成本。就像去年流行的互联网和房地产的结合,是为了帮助房地产卖房子,那就是一种物理叠加,解决的是存量问题。
  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打车软件,打车软件其实就是“出租车+互联网”,不是“互联网+出租车”。打车软件提升的是乘客和司机的对接效率,而出租车的供给量和乘客的需求仍然没有改变,并没有因为互联网而增加。但是,有了互联网,存量的效应和体验就发挥到了极致,这是打车和互联网之间发生的物理性变化。
  但“互联网+X”是个化学问题,它能创造增量、创造新的东西。从刚才的例子来说,如果把租车的需要和用车的需要以“互联网+”来连接,就会发生一些变化,不再只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产生供需的重构。这可以形容为“互联网+X”,对供给端的作用是“点石成金”,对需求端的作用则是“无中生有”。被议论得最多的就是uber,它是典型的“互联网+”,而不是“出租车+互联网”。uber把社会上更多的闲散车辆集中在一起,形成商品资源,进入到商业领域,增加和提供了一种新的供给。乘客日常打车的同时,多了专车这种新的选择,需求也增加了。这种供需重构就是一种真实的“互联网+”的表现。
  我认为,“互联网+”的定义应该更加严谨,不可以随便定义,也不是什么都是“互联网+”,“互联网+”出来的成功案例也并没有那么多。创造有真实供需关系的重构,就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量,由此看来,“互联网+”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理清了“互联网+”的实质,再回头来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会发现其中的内涵非常广泛,已经远远超越了“+互联网”的概念。如果还是沿用“X+互联网”的定义,把有限的资源从左手倒腾到右手,不会产生新经济增量的模式,也不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总理一再强调要“互联网+”,并没有号召所有人都去“+互联网”。所以,“互联网+”需要真正把创业的广度和维度扩大到三百六十行,产生七百二十行,未来是“互联网+”时代应该是“七百二十行,行行出状元”。互联网和非互联网的跨界融合,能够创造出原有模式之外的新的经济变量,这就是我对互联网的理解。
  “互联网+”可能是最坏的时代,因为它代表着传统互联网创业时代的结束,旧的机会窗口已经关闭;但这也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它带来的新机遇远远超过了终结的那部分,重构的供需意味着创业春天的真正来临。
第2个回答  2015-05-29
互联网和互联网加有区别也有联系,互联网对行业来说,可能就是b2b的模式,互联网加就是o2o的模式,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前行互联网必定要和传统行业结合才能互惠互利,就有了互联网加的概念,也就是互联网加传统行业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