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的表演手段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3-20

 二人转的两个演员,称为“一副架”;男角下装、丑角,女角称上装、旦角、包头;二人转的表演是靠扮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做到“装龙像龙,装虎像虎”,是一种神似”的模拟与表演。“舞”为舞蹈。二人转是载歌载舞的讲唱故事,基本舞蹈动作来源于东北秧歌中的各式舞蹈,“绝”为“绝活”。是类似杂技表演艺术中的独特技能。如各式“抛绢”、“转扇”、“竹板花”等等的高难动作。总之,二人转是一门具有独特性质的综合表演艺术,是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是东北大地上的腊梅花,可东北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与东北人民有着鱼水相依的切亲情,正如艺人们说的:“不隔语,不隔音,更不隔心。二人转是“彩扮的一男一女两个演员,又唱又说又扮又舞,跳进跳出地表演一个叙事兼代言的诗体故事”。因此,二人转应该归属于曲艺艺术中的“走唱类”。

载歌载舞、说唱结合是它的突出艺术特色,同时还具有生活气息浓烈、滑稽俏皮的艺术品格。可以说,它是东北民间文学、音乐、舞蹈、表演及语言的一座宝库。是东北人民生活、性格的剪影和智慧创造力的结晶。二人转的表演形式为一树多枝,分为单、双、群、戏四种。单:称单出头,由一个人表演,如《洪月娥做梦》、《王二姐思夫》、《丁郎寻父》等等;双:称.二人转,是二人转的母体形式。由两个演员用“分包赶角”、“进出变换”的方式描绘情景、刻划人物、载歌载舞、说说唱唱地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如《西厢》、《蓝桥》、《双锁山》、《杨八姐游春》等等;群:为多人表演的群唱、群舞、坐唱等,如坐唱《处处有亲人》;戏:称拉场戏,是在两个人表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生、旦、丑等角色分工的代言体小戏。如《包公赔情》、《.一大妈探病》、《摔三弦》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