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巴蜀文化的几个高峰期是()A.先秦B.秦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巴蜀文化的几个高峰期是先秦。

巴人和蜀人,在战国以前,其实是两种概念。巴人主要分布在今重庆、川东及鄂西地区,还涵盖了陕南、黔北和湘西等地,“巴”的古义为“吞食大象的巨蟒”,所以巴人的图腾为蛇和虎。

而蜀人则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中西部平原地区及周边山区,“蜀”的古义为“葵中之蚕”,蜀人的图腾是鸟。他们塑造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蜀文化”和“巴文化”。

战国以后,人民习惯上把巴和蜀并称为:巴蜀。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巴蜀之地)水旱从人民不知饥馑??谓之天府”。以前的关中之地被称为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物产丰饶,至此以后,巴蜀大地也被称为“天府之国”。

蜀人是最早进入现今中国大陆的一批先民,他们的祖先从遥远的东非经过数万年的迁徙,沿着印度洋海岸线来到东南亚,然后一部分从缅甸经过云贵高原、川西高原来到了阿坝州茂县一带,形成了古羌人。

在农耕文明未创造之前,靠采集狩猎的古人只有沿着海洋和森林迁徙,他们一路都留下了很多迁徙的遗迹(见后)。古羌人一支继续北迁,到了黄河流域的上游——渭河平原,他们在那里进入了农耕时代,创造了后来的华夏文明。而留下来的这支,也创造了历史悠久的古蜀文明(包括巴文明)。

扩展资料:

巴蜀文化的历史特征

1、开放性

早在巴蜀文明的初生时期,它就是一个善于容纳和集结的开放性体系。

从历史的进程看,巴蜀文化北与中原文化相融汇,西与秦陇文化交融,南与楚文化相遇,并影响及于滇黔文化。巴蜀文化还易于成为南北文化特征交汇和集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

它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很早就与外域文化相交流。它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传输的集散中心,三星堆遗址的海贝、金杖,表明与中亚、西亚及海洋文明有联系。

2、整体性

巴蜀文化从其诞生时期开始,即开始了向大一统的中原文化凝聚和集结,实现“最广泛的文化认同”的历史进程。

一方面,从文化认同角度看,其特质和内涵从秦汉以后即融入中原文化之中,成为汉族文化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从区域特色的延续性角度看,它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蜀人自身的思维方式,努力实践其区域性文化个性的更新与崛起。

这种整体性特征产生的社会根基在于巴文化和蜀文化虽是两支始原独立(一起源于岷江流域,一起源于汉水清江流域)的文化,但它们又是亲缘相近、演变的动力机制相近、具有共同性的生活结构体系的文化。

3、巴蜀文化的特色性在于开创性与完美性的结合,在于顺应社会结构转型和更新的超前性,冒险性精神。它的社会根基正同巴人的冒险进取性、超前性与蜀人的追究完美性、稳定性的结合有密切关系。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巴蜀文化开放性的研究,可以充分认识巴蜀文化的特征:封闭中有开放的活动力,开放中有封闭的观念。今天讲西部开发,讲解放思想,就要把握这一文化特征,对阻滞社会结构转型和更新的封闭性习惯势力要首先在观念上有重大突破和创新,抑制其糟粕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蜀文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