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知仁勇,一官清慎勤201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这副对联,给我深刻印象。

这是清代姚祖赠时任西北总督松筠的一副对联:“三德知仁勇,一官清慎勤。”上联“三德”语出《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也。”下联语出宋吕本《官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上联知、仁、勇,有勇有谋又仁义,不只为天下之大德,也是攻无不克的致胜法宝。下联意在告诫为官之道需做到清、慎、勤。而清廉谨慎又勤勉也不只是为官之法,也是一切人成就事业之道。

清,讲的是品质,质清者如梅,兰蕙、菊贞、竹正直,梅花则以清取胜。说清是讲品质,是因为清首先是一种思想状态,是骨子里的东西,是和灵魂有关的对话。古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诸葛亮,近有一代廉吏于成龙,现代社会更有许许多多一心奉献、不求回报的党员干部。他们都有一种清的态度,并不是不问世事、不通人情,而是没有不可遏制的贪欲,坚持所用有限,需索有度。做为党员干部,更要有清廉淡泊的心态,保持朴素的本色,这是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梅花香自苦寒来,所以清廉者多清贫。但我并不认为所有清廉者都应一贫如洗,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文化和精神上,更多的是体现在物质生活上,清廉的人也要生存,也要有生活质量,自已都照顾不好,如何造福一方?只是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不属于自已坚决不要,属于自已的合理利用,就可问心无愧。做为党员干部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待遇享受应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切不可超越本分,得陇望蜀。所谓“受享不逾分外,修持不减分中”就是这个意思。要做清廉的官员,首先要通过学习,学习是为一切思想指明方向的武器;其次要培养淡泊的心态,宠辱不惊,得失不扰;三要严格自律,廉洁从政,让思想指导实践。一个清字,有水,意在可涤荡出一颗明净清透的心,有青,意在可塑一副坚直挺拔的脊梁。一字一风景,看梅花凌寒怒放,一字一世态,为官者心清自廉。

慎,论的是行为,行慎者如松栢,不招摇,自长青。松栢不如春花灿烂,不如秋果丰硕,但四季长青,生意盎然。慎是一种生存态度,谨慎求存。不是胆小,而是有所畏惧,做为人,要畏惧自然,尊重自然,合规律而行;做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畏法、畏纪,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谦虚谨慎,要做到“慎微”、“慎独”、“慎行”、“慎始慎终”。“慎微”是要从细微处着眼,警剔微小的信号,生活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要知道千里之堤能溃于蚁穴;工作上要科学精细化,细致耐心,精益求精。“慎独”的解释历来有多种,我更倾向于字面的意思,不独断专行,讲民主,重集体,凡事多征求群众的意见,多参考成熟的经验。“慎行”是要谨言慎行,时刻检点自己,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该交的朋友不要交。“慎始慎终”是要坚持,不该做的事一次都不要做,一旦开了头,难以收场;而该做的事情,要有始有终,坚持到最后,不虎头蛇尾,不晚节不保;老子说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松栢皆是木字旁,背靠大树好乘凉,何者为大树?公,国家,百,百姓,行公事,为百姓,自然如松栢长青不衰。

勤,说的是习性,性勤者如桃李,不言自成蹊。勤是勤勉敬业。不论做什么事,贵在一个坚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下来,一定会有成就,肯做事,做实事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正如桃李不言不语,但甘香滋味自然惹得人来采摘。而懒惰之人,有无数的借口为不做事找理由,终将一事无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曾国藩就认为,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勤要做到三点,一是肯干,不以事小而不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以事难而不为,有志做不平凡的人,就要有勇气做不平凡的事;不以事促而不为,临危受命,才显英雄本色;不以事琐而不为,点滴汇聚成海,厚积才能薄发。二是要实干,实事求是的反映问题,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务求实效的总结问题。三是要会干,不能蛮干,也不必苦干,要以充分的调研和明确的目标做图纸,以扎实的知识做地基,以科学可行的方法做梁柱,以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做门窗,再以辛勤的汗水做砖瓦,建设起成功的大厦。蹊,是用脚踩出的小径,如果一个人走,要往返多少次,才能踩出路来,一人勤成一人事,众人勤,才能成就国家事,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从自身做起,带动大家勤干实干,何愁走不出一条光明大道?

三德知仁勇,一官清慎勤,谨与各位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