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工作计划(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1

  (二)对生产经营单位(场所)的检查,以重点单位(场所)抽查为主,必要时应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1、对单位(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维护、保养、定期检测及操作情况。如检查监控系统、消防设施是否完备,是否及时更新,是否有检查维护记录;从业人员是否会使用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等。

  2、对单位(场所)岗位人员资格、资质证件与登记台帐一致性情况,承包生产经营单位、承租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统一管理情况。

  3、对单位(场所)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纠的台帐与现场一致性情况。

  4、文化经营场所依法经营情况。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经营,发现有轻微违法违规情况的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并予以制止,发现有严重违法违规情况依法应立案查处的依法立案查处。

  5、文物保护违法行为情况。文物保护单位内及其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是否发生违法建设行为;是否发生擅自迁移、拆除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擅自修缮文物保护单位,明显改变文物原状的违法行为;是否发生擅自在原址重建已全部毁坏的文物保护单位,造成文物破坏的违法行为;是否发生考古发掘单位未经批准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内进行考古发掘的违法行为;是否发生未经批准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经营性活动的`违法行为。

  6、依法应检查的其他现场管理情况。

  三、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

  检查方式:全年监督检查计划在年初向社会公布。专项行动执法检查,在专项行动执法检查前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公布告知监督执法检查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执法单位人员、检查事项、违法违规查处力度等。

  检查方法:采取“一听、二看、三查、四反馈”检查方法:一听单位、场所安全生产情况汇报;二看单位、场所安全基础资料台帐;三现场检查场所安全经营和安全管理情况;四反馈安全监管检查情况。根据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参加联合执法检查。

  建立“随机”监管执法制度。各监督管理单位在全面推行计划监管检查的同时,建立对文化市场、文博单位、文体活动随机抽取检查对象的“随机”抽查机制,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法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确保监督检查效果。

  开展集中监管检查和执法行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文物管理局、乡镇街道文化站要根据安全生产形势,及时对全市或辖区监管行业(场所)和文博单位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问题调集力量集中监管检查和执法。

  四、监督检查计划的实施

  (一)规范行政监督执法检查程序。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依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科学合理地具体设计并严格规范现场监督执法检查环节、步骤,切实做到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文书正确。

  (二)规范记录与完善案卷。要严格监督执法检查程序,切实规范监督执法检查记录,充分完善各类行政执法检查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案卷。每次按计划实施监督检查和执法检查的有关资料,单独归档,统一编号保存。

  (三)本计划实施中,确需对监督执法检查计划进行重大调整,并符合《安全生产监管年度执法工作计划编制办法》规定条件的,应当在作出决定之日起30日内重新履行报批和备案手续;执法计划进行部分调整或者变更的,应当及时制作有关文件,存档备查。

  五、监督检查要求

  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规范检查行为,确保工作质量:

  (一)实行“谁检查、谁负责”,检查人员对监督执法检查情况负责;

  (二)进入文化娱乐场所检查人员必须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并将检查内容告知被检查单位;

  (三)检查人员应明确检查路线或检查场所,现场检查计划,认真做好记录,并将检查结果告知被检查单位,由被检查单位现场负责人签字确认;

  (四)检查人员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应依法采取现场处理措施,督促被检查单位立即予以纠正或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并对整改的情况进行复查;

  (五)检查人员对涉及被检查场所商业秘密的信息应予以保密;

  (六)视监督检查情况,根据有关规定采取警告、责令改正、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等形式,促进和保证文化市场和文博场所平安稳定。

  六、年度监督执法检查安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