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辅导:强心苷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27
来源于植物,主要为洋地黄类(digitalis)。包括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毛花苷-c、毒毛花苷-k
强心苷的化学结构:
强心苷= 苷元(甾核、不饱和内酯环)+糖(葡萄糖、稀有糖)
强心苷的构效关系
1.苷元:是强心苷作用的关键部位
①c3位β–羟基必与糖结合,若脱掉糖,转为α构型失效
②c14位β–羟基(强心必需)
③c17位β–不饱和内酯环(打开,被饱和失效)
④甾核上“oh”数目影响药动学( oh多 极性高)
毒毛花苷-k(4个“oh”) 速效、短效
洋地黄毒苷(1个“oh”) 慢效、长效
2.糖 数目多 作用加强
稀有糖 维持久;若含葡萄糖,易代谢转化,维持时间短
一、药理作用
(一)对心脏的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positive inotropic action)
直接作用于心脏(在体、离体、体外培养细胞) 收缩加强、敏捷
表现:① 增加心脏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
②增加心肌最大缩短速率(vmax)
③ 左室功能曲线左移、上升(见图)

正性肌力作用(1)增加了衰竭心脏的心输出量
衰心 心收缩力 co 交感强力 外阻

强心苷 恶性循环,co进一步减少
强心苷作用机制――抑制na+-k+-atp酶
正性肌力作用(治疗量):酶活性部分抑制(约20%) na+
na+-ca2+交换 内ca2+ ( ca2+内流、释放)
中毒机制(过量):酶活性抑制> 30% 中毒(心律失常)
细胞内失k+ 最大复极电位 接近阈电位 自律性
0相除极速度、幅度 传导抑制
细胞内ca2+堆积 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2.对心率的影响-负性频率作用
(1)间接作用
正性肌力作用 心排出量增加 交感神经张力降低 心率
(2)直接作用:直接抑制窦弓压力感受器细胞na+-k+-atp酶活性,恢复其敏感性 心率
3.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窦房结自律性、房室传导 、心房erp ——迷走神经兴奋
浦肯野纤维——抑na+-k+-atp酶 ,自律性
对心肌电生理的作用
电生理特性
窦房结
心房
房室结
浦肯野纤维自律性
降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