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总是“得不到就痛苦,得到后却无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叔本华曾经说

人的欲望是个很奇怪的东西

当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的时候

我们会感到痛苦

当我们得到了之后

我们只能得到一时的满足

很快就会厌倦而感到无聊

于是我们继续追寻新的欲望和刺激

只要一个人正常的活着就会有欲望

曾经玩游戏的时候

为了挑战自己的记录

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想要超越自己

说白了就是和自己过不去

忍受着这个漫长过程的痛苦

等我真的挑战成功

给我带来的只不过是一瞬间的感到轻松和愉快罢了

然后又投入到下一轮的挑战中

我曾看过的一本书《欲望》

就有这样一句话:

成功好像一剂药:它可以是你感觉好,在你经历他之前你不知道自己缺乏什么,一旦体会了它,就想要更多,若你想再次体验初次体会的好感觉,就必须依靠更大的“剂量”

一开始很多时候一些简单的事情

会让我们内心感受到触动

渐渐的我们适应和熟悉了它

如果想要再让内心触动

就必须要更大的剂量和尺度

有时候就在想

如果我能保持当初那种简单的感觉多好啊

一个简单的玩具就能让我高兴好几天

和喜欢的人坐在一起都能感到无比的幸福

有时候真想回到那个时候啊

简单纯粹的快乐和幸福

这大概就是我想回到我的童年的原因吧

所以你难道就没有有过这样的疑惑吗

为什么人会陷入这样一个奇怪的圈子里

为什么人会很快适应和感到厌倦

并且投入新一轮的欲望满足的过程中

为什么叔本华说的“得不到 痛苦,得到 无聊”

生而为人 我们其实也没有办法

这是人作为动物的一具枷锁

有时候真的挺痛恨这样的习性的

不是有喜新厌旧这一说嘛

有时候真的很讨厌自己

就无形中会扪心自问

为什么我会这样子呀

我也想回到简单纯粹的样子

我讨厌现在的我自己 什么乱七八糟的

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欲望

并且就在得到无聊和得不到痛苦这两种状态中徘徊游走

所以我是多么希望回到从前的简单满足的日子去啊

我也多想只要简单的满足感呀

如果吃一个冰淇淋能让我忘却所有的烦恼

让我开心一个星期

别说一个星期 就是一整天吧

那这会有多好哇

但事实是...

我第一次吃冰淇淋的时候确实如此

可能会高兴一整天

用一整天的时间回味又甜又浓的奶油味道

那样就足以让我感到高兴了

可是后来呢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吃过的冰淇淋也越来越多了(然后我就胖了)

我只有在吃冰淇淋的时候会感到快乐

等我吃完了也就没啥感觉了

可是现在的我还是这样的吗

现在的我似乎不要说吃一个冰淇淋

能高兴一整天了

可能我就是在吃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多少的快了吧

就像小时候第一次吃泡面 觉得好好吃啊

心里暗想着长大后有钱了一定要天天吃泡面

现在的我 愿望倒是了实现了一半

钱没有 泡面倒是天天吃

心想着儿时咋那么天真呢

吃饭也是一样

我感觉我吃饭完全只是为了填饱我的肚子

并非是像品尝美食一样对待

难道 我真的麻木了吗

我敢肯定的是

现在的我 除非吃点口味不一样或者口感更好的冰淇凌

我才会有感觉吧

就像除非我吃没吃过的美食

可能我才会感到快乐吧

我也不想这样不是吗

真的

那些口感更好的冰淇淋往往更贵

那些奇葩的美食也会更贵

你会看到那些人甚至吃起了野生保护动物

吃鱼翅吃...总之新奇的东西

也就是说还会带来生态的破坏

要我去吃我绝不会吃

那样我真的会感到很愧疚很自责

因为在我的观念里

那些吃着昂贵的、稀奇的保护动物的

还有那些特别挑剔的的都怀着反感的态度

我只是会觉得他们嘴脸特别丑恶

我不想成为我所讨厌的人

试想一下

如果平常的饭菜和我第一次吃的5毛钱的雪糕

都能像第一次尝试那样给我带来持久的快乐的话

我也不会妄想着去吃更高级的东西吧

但是....让所有人都失望的是

吃一个冰淇凌并不能让我持续的感觉到快乐

一直快乐到我忘记了其他所有的事情

包括该吃饭了 该做作业 该谋划着其他重要的事情

并且 当我重复的吃一个口味的冰淇淋

我可能在吃它之前就已经想到了它的味道和口感

也不像第一次吃它感觉那么棒了

我越来越没有兴趣了

与此相同的是 几乎所有的事都如此

当一件事做的多了就会感到麻木和习惯

这是谁都了解的人之常情

但是又有谁想过为什么是这样呢?

我是个生物进化论的坚实支持者

就是达尔文的思想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我认为...关于人的心理的东西(或者说主观的东西)

都可以归结为生物进化的问题

我觉得生物进化论是可以解释很多问题的

我们要认识到的是

自然只会留下那些符合要求的生物

自然就像一个筛子

生物不断变异 选择和复制

合适的生物留了下来

不合适的生物被自然所淘汰

能够留到现在而不被淘汰的

自然有它的道理

也就是说

相比之下 能够被保留下来的生物

其内在结构和机制确实在进化的长河中比那些被淘汰的机制更有生存下去的几率

人就是一种留下来的动物

不管那些留下来的生物的内在机制在主观上感觉有多么的荒谬

就比如说 刚刚说的适应的症状 以及为什么人会感到痛苦和快乐

明明快乐就足以 痛苦谁都不想要

痛苦肯定不是个好东西

因为人人都想避开它

这是我们主观上感觉的

是啊 痛苦这么让人感觉不好

为什么还会存在呢 如果没有痛苦该多好啊

但是我们从客观上了看

这些内在的无论痛苦也好麻木也罢

就是进化都工具和手段

人之所以进化到今天能够保存到今天

或者说生物朝着这个方向进化

大多归因于我们现有的这个生物内在机制

换句话说 痛苦和麻木这样的机制

对于进化和繁衍保存传播是有利的

这类似于一个公司不会只有奖励机制而没有惩罚机制

换而言之 没有痛苦之类的反馈机制

我们不可能进化到今天

我们可以大概猜测

进化的长河中

一定会出现那些永远都不会感到痛苦的生物出现

也可能会出现因为吃了一个冰淇淋就一直快乐的生物

试想一下

如果一个生物正在遭受到别人的攻击

如果它不会感受到痛苦

那她就觉得好像没什么事在发生

最多只不过感觉像是那个人在拨弄一盘沙子

与我好像无关 因为我感受不到痛苦嘛

又好像说如果一个动物不吃东西也不会感到痛苦

哪这样的情况和上面一样

都会死去 都会被自然淘汰在进化的长河中

这样的基因是不可能长久的保存下来

只有那些能够感受到痛苦

甚至说吃东西可以给他们带来愉悦的机制

会促使他们去吃东西然后得到足够的能量生存繁衍

被攻击不会感到痛苦的生物死了

而被攻击感到痛苦并视图逃离或者反击的生物生存下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感受到痛苦

痛苦是生命朝着坏的方向去的信号

相反快乐是向着生命延续去的信号

痛苦和快乐等等一坨的情绪都是生物进化出来的内在反馈机制

它的存使得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占有更大的优势

现在我们回到为什么人会感到麻木

如果说吃一个冰淇淋就让你快乐得忘记其他一切事情

我们假设史上有过这样一种生物

在吃了某个东西之后让它快乐的激素就一直存在并发挥作用

那么很可能它就不会再去做其他有利于生命繁衍的事情了

比如交配等等 那它就一直快乐下去

然后就死了 被自然淘汰出局了

这个例子在现在不正是吸食毒品吗?

有些生物 在得到快乐后就在一定的时间后快乐得感觉消失

但是这个快乐的诱饵却又是存在的

我只让你快乐那么一下下

等你回醒过来就会去做别的事情寻找快乐

而快乐的事却又正是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命延续的

人长时间做相同的一件事情

人会产生记忆和适应

反馈机制中的奖励系统将不再给你多少的奖励

为的就是让你寻早新的有利于生命的东西

当代的企业就很像这样的机制和结构

你必须要有所创新 才可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和奖励

研究生物的内在机制就是在研究人性

这可以说对企业和国家的机制的设计都非常有帮助

人也是生物 每个人都是进化过程中的一颗棋子

生而为人 生来就被套上了人性的枷锁

发展到如今的生物内在机制就是如此

事实也证明了

只有这样的生物机制才能在进化的竞争中存留下来

站在主观的角度 我们讨厌痛苦的感受

站在客观的角度 真的就是可以用那句话来说

“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