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 作家梁希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梁希民,男,1962年出生,山西临汾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汾开发区副调研员、机关党委书记,临汾市首届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入展中国首届八一杯书法展览 、候马盟书发掘五十年全国书法展、山西省与湖北省书法联展、山西省首届 、第四届群众书法篆刻展览,赵城金藏全国书法展等。散文作品刊登于《山西日报》、《晋南作家》、《临汾日报》《临汾开发区》等报刊。

【散文】我家的第一张床

我家的第一张床

梁希民

  1975年我家翻盖了房子,把原来低矮的纯土坯房盖成了半砖半土坯的瓦房。

  基础和窗台以下是砖砌,而且外面只有一层是新砖,里面都是半截子旧砖。房子四个角和门窗的框也是用新砖,用沙子和白灰砌。墙的主体都是土坯,用稀泥砌。外面墙抹一层麦秸泥,房里面还会上一层白灰。土坯用黄土打成,两寸多厚、半尺来宽、一尺多长。先用一个木框子架好,洒点炉灰面,再填上潮湿的黄土——那是从地下挖坑出来的,浇上水洇几天,用一个四方带木把的石头锤捣固七八下,捣结实了,一块一块摞起来晾干。这是砌墙的主要材料,我们叫它“胡提”。盖房子前几个月就得先请人打“胡提”,一打十几天。打上几千块,够了,再晾晒几个月,完全干透了才用。有的人打的“胡提”特别结实,像砖一样硬。有的人则不行,“胡提”在搬运上墙的时候常常破。上檩、钉椽、搭雨粕、上泥、瓦瓦的情景,我记忆不太深,唯对打“胡提”的情景记忆犹新。

  三间瓦房盖好后,东屋垒了一个土炕,连着灶台,算是火炕。院子里还剩下一堆碎木料。有一天我去大姐家看见有一个木单人床,挺好。回来打量了一下院子里的杂木头,能不能也做一个呢?

  那时候我初中毕业,高考还没恢复。我辍学干临时工就是为了找个正式工作。

  看木头差不多够,我连买带借几样木工工具——锯、锉、凿子、刨子,还有一块磨石,磨快了家里的斧子。先选床帮子的木头。把两根比较粗直的椽子,用斧子砍成扁方型,然后用刨子慢慢推平推直。再选四个腿和床头、撑子的木料,也是如法炮制。再参考姐家和邻居家的床,凿卯,锯榫,再用更小的木料,做几个床头的栏杆板和斜支撑固定板。最后,铺床板的木料实在凑不够了,就把长长短短的劈柴之类的东西凑上。

  记不得多少天,总算成了。

  可惜的是,床头顶上的横木,我提前按尺寸锯好长短,凿卯的时候一下子就弄坏了:本来想凿卯凿成一个小长方孔,结果成了一个凹豁,无奈之下,只好将错就错,把床腿的半榫,变成了全榫。虽不影响结实,只是特别难看。后来木匠邻居孔哥说,应该先让木头略长一些,等凿卯套榫上胶枘楔,干了以后再锯掉多余部分就好了。

  这是我家第一个床,我睡了好多年。我家从老屋搬进楼房时都想带过去。我们离开后租户又用了十多年。去年换了租户,人家有了新床。这个床放在院子里风吹日晒雨淋了好几个月。想一想实在不可能有人会再用它了,就同意了我同学和朋友的建议,把它当成垃圾。

  我做这个床的时候,母亲曾说:“干脆,你以后当个木匠吧”,我那时候在塑料厂当临时工,转正遥遥无期,实在不知道下一步到底会怎么样,“不管给谁干活,夏天一般在树荫下,不会太热,冬天都在房子里干活也不咋受冻,饭也能吃饱。”

  我当时想,有个木匠手艺也会好点。只是,我没有拜过师傅,自己学的手艺又不精道,会有人请我干活吗?要不然就只做门窗口之类的粗活吧,那比较简单。

  第二年我终于在塑料厂办了正式工作。当年,又用院子里的旧木头做了一个小方桌、四个小板凳。又一年我做了三个抽屉带俩小门的大桌子,现在还放在村里的老宅里。去年清明节给父母扫墓时还拍过照。这就是我全部的木匠活儿。

  让外人看来,这个破破烂烂的旧床的确是垃圾,可是在我看,它却像孩子一样珍贵。邻居和同学用了大锤,噼里啪啦地把它砸碎,我不在场。我的心,扎疼扎疼的,眼泪差点下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