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政治知识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28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唯心主义否认规律的客观性。人们在时间中可以认识或发现、利用规律,但是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者联系: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人可以改造自然,有目的地调控自然界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

  二者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客观规律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要困难困得多。

  三、意识能动作用表现

  1.意识反应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四、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在尊重规律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五、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可能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但不否认人在可能的空间内的选择。

  主体选择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主体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正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

  六、真题再现

  【2014单选第2题】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

  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答案】C

  【解析】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由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重复性,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所以A、B错误,又因为从认识论的角度讲,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难度无法比较,所以D选项错误。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