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读懂学生的行为语言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如果别人问起你,你了解你的学生吗?你会怎样回答?以下是几位老师不同的答案。

老师1:我当然了解,我教的学生我还不了解。王大明,他啊,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书写不工整,考试成绩一塌糊涂。

老师2:大多数学生我了解,小红这个女孩子特别胆小,上课从不举手发言。

老师3:现在的孩子实在搞不懂,不知道他们心里究竟想什么。

真实的学生其实是这样的:

生1:我也想认真听讲,但是,我就是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过,我最近努力改变,可惜老师总是看不到。

生2:实际上,我胆子一点都不小,老师问的问题我都会。我不说,是因为每次老师总是让那几个好学生回答问题。

生3:其实我们很好懂,就看老师愿不愿意了解我们了。比如昨天,我看了语文老师很久,多希望他能把我的作文在班级读一下呀!

对比师生之间的不同态度,我们会发现老师关注的是孩子课堂上的表现,关注他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

而学生的内心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他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有一个个千奇百怪的想法。

只有读懂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好朋友、领路人。

尊重学生,就是要懂得欣赏学生。学生生活中犯错,通常是学生的幼稚和顽皮作怪,而错误的起点常常是真诚善良的。

能犯错的学生,说明他有发展的机会。不犯错的学生,也许是自我封闭、消极冷漠,而这并非是每位老师所期待的。

陶行知先生也告诫每位教育者:“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千万不要吝啬你的那些激励性评价:“别着急。咱们慢慢来!你可以做的更好!”

小贺是一位七年级的男生,学习基础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但他有有一个优点,总是第一个抢着倒垃圾。

班主任摸透了他的心理诉求。在他旁边安排了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快小贺学习的积极性变得高涨,与同学相处也很愉快。

要让学生拥有集体观念。可以寻找和创造教学契机。比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去附近的公园扫墓,端午节在班上包粽子,重阳节去老人院看望老人,这样学生就慢慢学会如何跟别人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

龙龙是三年级的学生,电脑课上,他一动不动的盯着老师手里的鼠标。课后,他偷偷地将鼠标放进自己的口袋里,取下了鼠标球,再将鼠标放回原处。后来,老师发现鼠标球不见了,一问才知龙龙拿了。

此时,电脑老师可以这样回答:“龙龙,如果你对电脑配件感兴趣,可以随时来找我。我办公室有一大堆呢。”

然后,老师可以带龙龙去电脑房,给他讲解电脑部件的功能,满足他对计算机的好奇心。也许龙龙将会成为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在学习中,老师是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紧密的人。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模仿榜样。教师的榜样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典范。

身为教师,就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仪态仪表,也要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展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小黄和小宁是多年的好朋友。学习上两个人总是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两个人还相互竞争,不断的超越。但是到了高二,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裂痕。两个人的谈心次数,越来越少,还总是暗自较劲。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是人类乃至自然界其他物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在教育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竞争不是单纯的跟别人一比高下。而是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选择竞争对象也要讲究方法。第一,竞争之前,要选好合适的对手。第二,选择某一方面进行竞争。

这样学生才会在竞争当中,品尝奋斗艰辛、收获成功喜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