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群体的真正面目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读这本书的时候花了我很长的时间去理解消化它所表达的意思,逻辑思维严谨,但是我还是有很多读不懂的地方,所以我只对第一章的内容进行梳理,从而整理和阐释群体的真正面目。

    作者在描述当个体融入群体时,有意识的人格消失,同一个方向的情感和思想产生,群体意识取代个人意识,群体的心智单一法则,群体灵魂,新体,由此导致一系列个体匪夷所思的行为。

群体的特征:

1.冲动、多变、易受刺激

2.过于容易受暗示、极度的轻信

3.群体情感既过于简单化,又夸张

4.不宽容、专横、保守

5.有时拥有非常高的道德品性

    作者还表明群体在智力上总是比个体更低,群体统一在一起,也不一定见得更聪明,群体添加在一起的,不是智力,而是平庸。正如大家所说的,我们所有人加起来未必能比爱因斯坦聪明。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群体中的个体,仅仅由于数量原因,就会感到拥有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使他可以释放出那些他一个人的时候肯定会克制的本能。尤其是,群体是匿名的,因此也是不负责任的。一直控制住个体的责任感,会完全消失。所以,他会特别容易放纵自己。

第二个原因,心理的传染,也会同样介入,从而在群体身上产生出特有的特征,并决定他们的方向传染是一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但还没有能够得到解释,它应当与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属于催眠类的现象有关系。在一个群体中,一切情感,一切行为,都是具有传染力的,以至于个体轻易就可以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个体利益。这是一种与他的本性相违背的能力,只有在他从属于一个群体的情况下,一个人才可以做到。

第三个原因,也远远是最重要的原因,决定了群体中的个体会出现一些有时与孤立的个体本身的特征非常对立的特征。我想说的是容易受到暗示的特性。上面提到的心理上的传染,其实也只是它的后果。

我看完以后的一些见解:现如今,“噶油”、“打酱油”、“么么哒”、“人肉搜索”……这类事件如今已成为热门甚至是流行词汇。在这些词汇的背后,积蓄着巨大的公众情绪的力量。公众情绪古已有之,只要有群体存在,就会有这样的情绪力量在民间不停流淌。这里的“群体”一词不只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而是心理学上的定义——即在某些既定条件下,并且也只有在这些条件的下一群人。这样积聚成群的人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感情与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形成了群体心理。对于公众——这个庞大的群体,则形成了集体式的公众情绪。近10年间,国内的公众情绪力量悄然兴起,并且难以遏制地呈喷涌趋势发展,成为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