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个字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26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的《诗经》中,如《大雅·民劳》中的“惠此中国”。然而,《诗经》中的“中国”实际上指的是“国中”,并不是指代一个国家。直到战国时期,使用“中国”一词来指代国家的情况才开始出现。
在《孟子》、《庄子》等战国诸子书中,“中国”一词已经与蛮、夷、戎、狄等对举使用,表明其指代的是中原地区或其他华夏民族居住的地区。到了春秋时期,如《公羊传》所记载,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说明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展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关于“中国”一词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指京都、京师,例如《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惠此中国”即是指京师。第二种是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主要是指黄河流域一带。
在中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因此“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有所不同。在统一时期,“中国”略指全国;在分裂时期,多指中原。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这一名称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
直到辛亥革命后,1912年成立的民国定名为“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一称谓才正式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政治名词。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
现在,“中国”一词已经有着3000年的使用历史,它一直作为一种代指性名词来使用,没有一个王朝曾将“中国”两字明确作为其政体的直接名称。直到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现在,“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