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非法学)专业考研分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非法学)专业考研分享?

基本情况:本科是某普通 211 院校财务专业, 6 月份正式开始备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上岸。

我自己选择报考的学校就比较明确,武大或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因为未来计划在武汉发展,而这两所学校同属五院四系,在武汉地区影响力很大,分数也不是遥不可及。十月在报考学校的时候,比较谨慎,最后还是选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后来看这个初试分数,考武大也是有机会的,但是我也并不后悔。因为这是我在当时情况下做出的最优选择。

一、考研现状简介

研究生竞争激烈,录取比例降低,仔细思考是否需要考研?

目前研究生的现状并不容乐观,报考人数逐年攀升。招生与录取人数的扩大不成比例。2020年考研人数突破340万。受某些原因影响2021年这一数字将会更大,可能达到400万,因为现在经济下行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会转向考研。你们将面临的是更加残酷的竞争。与之对应,国家线是逐年提高的。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在这段期间如果能够成功上岸,就意味着你们能够获得两到三年的时间。避开这个就业低谷,获得硕士学位,同时提升自己的技能和拓展人脉。这较之经济繁荣时期的读研相对收益更高。

考研的过程并不简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是绝对不行的,而且战线也很漫长。如果没有足够坚强的理由,你很有可能会在中途放弃。并不是说半途放弃就一定不对,走其他的路一样可以精彩。但是,这是半途放弃。至少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能在一开始想清楚就不需要这些无谓的浪费。

二、法律硕士现状

看似容易,实则竞争激烈

2.1考研考试方面

法硕近几年都高居考研热门专业前三,根据网上消息,法硕已经成为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考生几十万。可以说其性价比已经不再有之前那么高了。

2.2就业方面(主要以财会专业跨考为例)

复合背景以法律为主的有律所、法务、金融机构、公务员等。复合背景听起来高大上,如果都不精通那就会很鸡肋。而且现在社会分工精细化越来越明显,法律行业尤其如此。想要发挥复合背景的就业优势往往还需要法考和CPA的加持,否则并不能有非常突出效果。法考和CPA并称国内最难考试,意味着要有巨大付出。

只是单纯想从事法律行业,也并不容易,法律行业已经相对饱和,竞争激烈。以典型的律师为例,这是一个分化非常严重的行业,而且新人入行需要一个比较长的积累期。而且司法机构也实行“员额制”法官检察官的数量受限。

这些并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恶意劝退,只是让大家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一下这个行业。不要盲目涌入。当然,任何领域,强者都是少数,只要你意志坚定,足够用心,并且找对方向,都能成为佼佼者。

三、院校与专业选择

个人的选择要服务未来发展

3.1基础要素

下面说一下考研的院校和专业的选择。研究生不同于本科阶段,绝大部分人在研究生之后不会再选择继续深造。那么,这个专业和你所在的城市选择就非常重要。

3.1.1.城市。读研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学校期间的朋友人脉学校的平台是对个人发展有长期影响的因素。大部分的学校影响力是有限的,清华北大这种有全国性影响的是比较少的。所以你选择的院校尽可能要在你未来所计划发展的地区或者是院校能辐射的地区。

其次,一个更明显的就是,尽可能选择较发达的地区或者有发展前景地区,尽可能选择大城市。比如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长江经济带、海南自贸港等有国家战略支持的区域。

3.1.2.专业。专业与城市类似,都尽可能与你未来发展相关,因为后期如果再进行转换的话成本可能会更高。同时选择“朝阳行业”比“夕阳行业”好,比如同等情况下,互联网方向就比传统钢铁建筑等更有潜力。如果在选择一个未来发展相关度很小的专业,那么你需要再重新考虑是否值得。不能仅凭一时冲动选择。

3.1.3.院校。在前两个因素的影响之下选择院校,院校的选择不能仅仅看综合的排名还要看专业的排名。中南财经政法为例,它的综合排名并不算太高,但是在法学领域是足够强的。

当然现在的形势之下不能过于好高骛远,要合理预计自己的情况。考研不同于高考志愿,没有平行志愿。一志愿不能上来的话,后面调剂会非常被动。有一些朋友分数很高,但一志愿的学校竞争激烈,后面去调剂的院校就会差一些甚至失败。

3.2具体因素

报录比、阅卷地区、真实分数线、复试安排等

四、核心:初试备考

稳扎稳打,不忧不惧,逐步推进

4.1资料。资料在精不在多。

考研初试经验

1专业课部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考研难度,对法律和财经两类专业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法律(非法学)专业,该校作为“五院四系”之一,法律(非法学)不考数学,几乎无门槛,全国统考试卷难度稳定,前几年的考研分数线也不高,导致近几年报考人数节节攀升,竞争尤为激烈。个人觉得考研拉开差距主要在于两门专业课,共300分值,下面我来说说考试科目具体复习经验及参考资料。

首先,最重要的教材当然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分析》,一般刚开始学习都是用上一年的书,到九月份左右出新版了再换新的,这时候就需要重点关注新版教材的改动之处。另外,由于考试分析的刑法分则部分过于笼统,还需要买本具体讲解刑法分则的书,我当时买的是的《刑法分则深度解读》,剩下的一些资料主要用于帮助理解和做题。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使用法硕的《基础配套练习》,同时配上各科法硕老师的讲课视频。我当时跟的老师分别是:刑法陈永生、民法杨烁、法理陈璐琼、宪法和中国法制史自学。陈永生老师的刑法课幽默风趣,对无基础的同学十分友好;他的民法课注重框架,善于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讲;陈璐琼老师素来有“反向押题”的“美誉”,据说他押什么就不考什么,不过也当玩笑罢了,他的课还是很有意思的,框架也很清晰。听一节课做一节题,把错题做重点标注,再回过头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利于巩固。在这里为大家排个雷,最好不要买那本绿皮的《考试大纲配套练习》,这本书贼厚,题目巨多,而且好多题目超纲,做它上面的题太浪费时间,我当时就是因为用它导致一轮复习时间拖太久。

在经过几轮的滚动式复习后,你对考试分析基本上已经比较熟悉,一些概念、术语也能够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着手背诵了。这里的背诵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框架,例如当背到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这一章时,首先应该明确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有哪几种,再分别从每种的概念、特征、法律后果等入手,记住几者之间的区别。我还是采用的艾宾浩斯记忆表,每天新增一章背诵任务,一轮一轮的背。同样背完一个章节就做一章节的真题,还是用上面的资料,这次就可以把答案写书上了,再分析错题,尤其是两次都做错了的要重点关注。

背完两轮后,分年份的真题就派上用场,这时候得开始做主观题了,刚开始做的时候不要怕错,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下来,主要是检查还有哪些部分记得不太熟,然后对照答案修改,学习它的思路。这期间背诵也不能停止,越到后面你会发现背的越快。

最后阶段我用的法硕的《主观题必背》,在帮助我构建更清晰框架的同时突出重难点。考前还用了法硕的《终极预测三套卷》,自己购买答题纸,掐好时间进行模拟考试。有幸当年这三套试卷押中了两三个主观题的知识点,可惜我当时纯粹是用来练手的,所以答案也没怎么看,考完属实有些后悔。所以在考前预测这部分,最好选择购买一套试卷练练手,万一碰到了熟悉的题岂不乐哉。

2.英语一

英语最重要的无外乎单词和句子啦,大家用的单词书普遍有两种——朱伟的《恋恋有词》和新东方的“绿砖头”,前者配上视频生动有趣,但是一小节的单词用几个小时来听课未免太浪费时间,因此个人推荐新东方的这本,虽然比较枯燥,但记单词本不就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吗?在考研初期的每天早晨就可以抽出时间记单词了,同样使用艾宾浩斯记忆表,等到五、六月份差不多记完一轮。我当时还用了xx背单词这个APP,便于随时随地复习。里面的词汇达到上限后需要购买,但安卓手机貌似有破解版可以用。单词也是需要贯穿考研过程始终,尤其是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天都不能断。句子方面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可谓是无人不知,还有唐静等老师的资料,配合视频课使用效果更佳。作文方面王江涛老师的还不错,看哪位老师的风格更适合自己再进行选择。

英语的真题最晚7月份就要开始做了,英语真题有限,必须好好利用。先从阅读理解入手,按年份刷,错题记录下来方便回顾。我当时共刷了三遍,这个过程很漫长,但后期你能看到质的飞跃。

3.思想政治理论

政治的复习应该是所有科目中最简单的吧,毕竟有肖老在。我8月份才开始看政治,《1000》题刷了两遍,做了肖8选择题,背了肖4,考前一次主观题都没做过,然后就上了考场,最后70分。如果后期时间不太够用的话,政治部分建议紧跟肖8+肖4,至少分数不会太低。

四、考研复试经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复试有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录取比是1.2:1左右,每年估计有所变化。笔试内容包括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三部分,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三种,满分150分,基本上都是考试分析上的内容,只要认真做完试卷,分数不会低于130。

面试包括英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两部分,英语面试主要考察你的英语听说能力,能否与面试老师用英文流利交流;专业课面试是从两部分题库中择一抽题回答,题库分为刑民和综合课两部分。当初几乎没有人选综合课的题,我也一样,毕竟复试只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准备,综合课无暇顾及。

这里说一句,只要认真准备了的,复试对总成绩的排名一般影响不大,但也不排除例外情况,有初试高分选手因为复试的笔试部分只考了一百一十多分而被刷的例子,也有复试高分逆袭拿一等奖学金的。法硕竞争激烈,每一分都很重要,所以不到最后一步绝不能掉以轻心。

5.1复试

1.提前了解考试形式、考试内容,积极做好准备。搜集往年考题。

2.关注英语口语、法律英语、热点案件等。

3.一般不需要联系导师。

中南财经政法的复试原来是笔试+面试。笔试150分,考刑法、民法、法理学,题型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专业课面试50分2-3个问题,可以在基础课题库抽题或者综合课题库抽。英语面试20分,包括自我介绍、日常对话和少量专业英语。最终录取分数是初试分+复试分。相对来说,对初试高分比较友好,但同样有逆袭的机会。

今年由于某些原因,采取线上复试,满分100分,每人20分钟。初试复试比重7:3,中文/英文自我介绍后,随机选一个序号里面有3道题,以刑法民法为主,知识点主要是考试分析的,有部分法考内容。之后是英文问答,以日常交流为主,部分涉及专业英语。因为是线上,专业问题和英语问题老师都没有追问,时间没用完可以自行补充。

5.2调剂

万一初试分数线偏低,有危险的要提前做好调剂准备,了解相关流程,提前联系相关招生办。一定要提前联系!在调剂系统开放后第一时间填写。能成功上岸本身就是一个好的结果,不需要太过纠结。

六、作息与心态等

身体健康心态平和是高效学习的前提

6.1 健康心态和辅助工具;

6.1.1控制手机非常重要,学习要尽可能避免外界干扰,推荐番茄todo;

6.1.2坚持定期运动,健身减压,有助于提高效率,可以慢跑和跳绳;

6.1.3坚持记录,和自我调整。认清自己的状态,不断调整,专注于学习本身,减少外界带来的焦虑;

6.1.4保持充足良好睡眠。

6.2作息时间参考

1.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2.建议分时段重复背诵记忆;

七、其它共性问题

1.个人基本情况:我公共课80分左右、专业课110分左右,专业课成绩略低。我是文科生,政治基础好,英语基础不太差;3月断续的开始看,效果不好,看了刑民;7月正式开始看完综合课后重看刑民;计划执行中,背书方面做的不够;对考试分析关注不足;政治花时间较多;计划执行率0.8-0.9,但本人心态比较稳定,其他同学参考时,注意结合自己情况。

2.考试难度上升,不是基础特别扎实的,不建议同时准备法考和考研,建议先专心考研。

3.考研为首要目标,其它事务可以适当让步。不重要课程只要不挂科不需要投入过多。

4.法律竞争激烈,考研难度上升,工作难度也不小,要发展好还需要更多努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