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模拟调制系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调制简介—定义 目的
线性调制(幅度调制)原理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原理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频分复用(FDM)

把信号形式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一种过程。

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参数,是载波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参数按照调制的规律变化。

进行频谱搬移,匹配信道特性,减小天线尺寸;实现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改善系统性能(有效性、可靠性);实现频率分配 。

幅度调制是由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幅度,使之随调制信号作线性变化的过程。

幅度调制信号

设调制信号m(t)的频谱

由上述公式可见,在波形上,幅度已调信号的幅度随基带信号的规律而呈正比的变化;在频谱结构上,它的频谱完全是基带信号的频谱在频域内的简单搬移。

标准调幅是双边带调制 AM Amplitude Modulation
调制信号 的平均值为0,将其叠加一个直流偏量 后与载波相乘得到调幅信号。

1、 时,AM波的包络正比于调制信号m(t),故可采用包络检波;否则出现“过调幅”现象,包络检波失真,相干解调。
2、AM的频谱由载频分量、上边带和下边带组成。
3、AM传输带宽是调制信号带宽的两倍,即
4、AM的优势在于接收机简单,广泛用于中短调幅广播。

AM信号功率
为载波功率, 为边带功率

调制效率:有用功率(用于传输有用信息的边带功率)占信号总功率比例(较低)

抑制载波双边带信号将AM调制模型 去掉,时域表达式
DSB频谱与AM相近,只是没有在 处的载波分量

包络不再与m(t)成正比;当m(t)改变符号时载波相位反转,故不能采用包络检波,需相干解调。
无载频分量,只有 上、下 边带。
带宽与AM的相同:
调制效率100%,即功率利用率高。
主要用作SSB、VSB的技术基础,调频立体声中的差信号调制等。

双边带信号一个边带滤除:滤波法、相移法。

原理:先行成DSB信号,边带滤波形成上边带和下边带信号。要求滤波器在载频处有陡峭截止特性。

频带利用率高,其传输带宽仅为AM的一半,低功耗,不需要载波和另一个边带。设备复杂存在技术难点,需要相干解调。

介于SSB与DSB折中方式,即克服了DSB信号的占用频带的缺点,又解决了SSB信号实现的困难。
残留边带滤波器的特性 在 处必须具有互补对称特性,相干解调时才能无失真地从残留边带信号中恢复调制信号。

VSB所需带宽仅比SSB增加一点,却换来了电路简单。

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与接收的已调信号载波严格同步(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它与接收到的已调信号相乘后,经低通滤波器取出低频分量,即原始调制信号。

插入很强载波,使之称为AM信号,则可用包络检波器恢复信号。

DSB信号使信噪比改善一倍。相干解调使输入噪声中的一个正交分量 被消除。

相干解调过程中,信号和噪声的正交分量均被抑制,故信噪比没有改善。

输出信噪比低于门限值时,信号被扰乱成噪声,导致输出信噪比急剧恶化--门限效应。有包络检波器的非线性解调作用引起。

FM频率调制 PM相位调制

一般表达式

载波恒定振幅
信号瞬时相位
相对于载波相位 的瞬时相位偏移
信号瞬时角频率
相对于载频 的瞬时频偏

PM指瞬时相位偏移随调制信号m(t)作线性变化,即
为相位灵敏度

FM指瞬时频率偏移随调制信号m(t)成比例变化,即
为调频灵敏度
此时相位偏移

设调制信号为单一频率正弦波

调相指数(最大相位偏移)

调频指数(最大相位偏移)
最大角频偏
最大频偏

不知m(t)形式,不能判断已调信号时PM还是FM

窄带调频、宽带调频

调频信号将原来载波功率中的一部分分配给每个边频分量。

VCO压控振荡器振荡频率正比与控制电压。
锁相环PLL:晶振 PD相位检测器 LF环路滤波器 VCO

积分 ⤑ 调相(NBFM) ⤑ n次倍频 ⤑ WBFM

鉴频器:频率-电压转换 鉴频灵敏度

与线性调制中相干解调一样,要求本地载波与调制载波同步。

加大调制指数,改善抗噪声性能,以带宽换取信噪比。

降低门限值
预加重:人为地提升调制信号的高频分量,以抵消去加重的影响。
去加重:将调制频率高频端的噪声衰减,时总的噪声功率减少。

复用是解决如何利用一条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的技术,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信道的频带或时间资源。
频分复用是一种按频率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