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球迷中“远古吹”和“现代吹”这种现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甭管怎么吹,都是对偶像的追捧。

每一代球迷有每一代球迷的回忆,谈不上什么远古吹。

如果自己真的很喜欢足球这项运动,那么在有时间的情况下看看老的比赛录像,了解了解以前的球员是怎么踢球的也没坏处,不但能增进自己对过往球星、战术的了解,还能避免再问出诸如《中国队进过世界杯么?》这样的问题。

其实,所谓的“远古吹”,无非就是中国第二代大规模通过电视直播了解到国际足球的球迷(大约是75-85这个年龄段的球迷,第一代就是我的父辈那一代球迷了50、60后,他们的足球初恋是78、82世界杯,我父亲就是济科和马拉多纳的铁杆粉丝,鲁梅尼格在他口中那就是大反派。普拉蒂尼?软蛋,干不过鲁梅尼格。)和新生代的92后球迷之间话语权的争夺战,双方本质来说就是各说各话,根本就没在一个频道上交流。老球迷觉得新生代球迷以前的比赛都没看过,甚至规则变化都不了解就在那踩来踩去的。新一代球迷觉得你喜欢的球星再NB那也是过去的事了,你们这帮老球迷吹来吹去没录像没数据的,天天在那不是震撼就是“我的回忆!”再要不然就是顺势踩一脚现在的球员,合着就你的童年是童年我的童年就不是?

实事求是的说,老球迷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看过的比赛和球员难免有滤镜效应,有时候确实吹起来没个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吹德贾明哈,硬是把一个上下限浮动很大的二流球员吹得毁天灭地一般。又基于这种“那是自己以前看过的比赛,多少有点利益相关”的心态,对于自己看球的时代已显老态的球星状态前看五年,对于自己看球时代刚冒头后来踢出来的新星又后看五年,在回忆中创造出一种“群星璀璨”的错觉。对于球员本人,又因为回忆的关系过滤了很多内容,忽视了球员早期、巅峰期、晚期在球技、意识上的巨大区别,创造出一些“有着25岁身体、30岁技术和35岁大脑”的奇特缝合怪,也不怪被新球迷嘲笑。同理,新球迷有时候踩过往的球员也难免武断的下一些结论,加之为了争夺话语权总免不了踩这个几下、完爆那个几下,评论的球员干脆比赛都没看过一场,集锦都看不全,发展到看几个gif就开始胡乱评论,对许多伟大的球员标签化的做法,让人看了当然心里不快活。

等到这第三代球迷也开始逐步步入30岁之后,这种争论就会变成第三代球迷和第四代球迷之间的战争了,拭目以待。

按照一般的理解,职业赛场上只有超级球星才能获得专属服饰的设计与售卖,因为这需要考虑到制作成本以及销售量是否能形成平衡。给一名替补球员推出相关周边产品,这在职业赛场实属少见,但是广东队又一次牢牢把握住热点,走在了许多球队的前面。

本赛季初,CBA公司曾推出了一个纪录片,讲述了上赛季广东队夺冠的故事。在这其中,广东队的替补中锋曾繁日一下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比赛还是训练里,广东队主帅杜锋都对全队严格要求,替补球员更是他提出批评最多的群体。

面对曾繁日,杜锋可以说是毫不留情,经常高喊让前者“硬一点”。杜锋的这个举动无可厚非,因为广东队的内线厚度不足,易建联年龄偏大,要是曾繁日不能顶上替补的位置,那么广东队的禁区就很危险了。

结果杜锋无意之中的这么一句“阿日,硬一点”成了本赛季CBA联赛一句流行语,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曾繁日这个普普通通的替补球员。现在,CBA联赛正在众所周知的情况影响下处于停摆期,各支球队都需要在维持正常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热度,这个时候广东队推出了曾繁日的“硬”系列周边产品,可以说是一下子吸引了大众的眼球。

除了售卖T恤等相关产品,广东队还会给前部分购买商品的球迷提供抽奖机会,有可能赢得曾繁日的签名球衣等周边产品,实在是非常懂得销售的道理。

就任广东队的总经理之后,朱芳雨就很主动接纳互联网精神,这一次大力开发网红经济,也是一部宣传的好棋。

远古吹是一种怀念,是对逝去事物的追思,都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而永远都得不到的那才是真正的永恒价值。现代吹是在跟远古吹唱反调,往往现代吹都是一些新人,年轻群体,他们还不了解什么叫回忆,什么叫感情,什么叫累觉不爱啊

似是而非的东西弄不清。

不管是远古吹还是现代吹,其实你如果只是自己吹自己的,哪怕你吹出个花来,都没什么太大问题。“圈地自萌”本来就无伤大雅,令人生厌的只是“出圈伐异”罢了。

比如某些很爱装逼的老球迷,比你早看了两年球,年纪比你大了几岁,就整得好像自己多牛逼似的,就以为自己可以站在一个制高点上对你进行降维打击了。有素质一点的,可能会说上两句很装逼的话,比如“看球晚的坏处就是见识太少,见到了小湖就以为这是大海了”之类的,来“教育”你;没素质的,就直接口吐莲花了。每次看到这种人我就想笑,看个球还给你看出优越感来了?你在现实中得混得多失败,才必须要靠这种毫无门槛的东西来寻找一点心理安慰啊?你要是说你踢球很厉害,那随便你怎么吹都可以,只要别像某位国足名宿那么目中无人就行;你说你不过就是看球看得比较早而已,你怎么会觉得自己就有资格去“教育”看球比你晚的人了?你从哪个la ji堆里捡来的自信,让你觉得,早生几年,也是你可以耀武扬威的资本了?

同样的道理,某些新球迷也是一样的,看了没几场球,就把自己喜欢的球星捧上天了,这也就罢了,可笑的是,这些小屁孩还非要把 历史 上的那些伟大的球星贬得一文不值,说什么把贝利、普斯卡什、金箭头拿到现在这个年代踢不满半场云云。你别看这两群人现在撕逼撕得惊天地泣鬼神、恨不得把对方给掐死,其实他们根本就是同一类人,后者长大之后就会变成前者,即所谓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即所谓的“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些人看的哪里是足球,只不过就是想通过贬低对方来衬托出自己“懂球帝”的光辉形象,从而显得自己更有“逼格”罢了。至于“曾经的球员和如今的球员到底有什么差距?”关于这个问题,我是很不喜欢用“差距”这个词的。曾经的球员和如今的球员不能说存在什么“差距”,最多只能说存在着哪些“差别”。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两个竞技实力明显比同时代其他球员高出一大截的“球王级”球员,你把不同时代的超级球星放在同一个维度来比较,这种关公战秦琼的对比真没太大意义。我打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方:你现在随便找个身心素质达到平均水平的成年男子,用当下最先进的单兵作战武器把他给武装起来,再让他接受一两年最专业的军事训练,然后把他放到60年代的战场上,怕不是得把那个年代的大兵给吓死。如果把60年代的全副武装带到1900年,这个差距就更大了——因为这60年间基本全世界都处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当中,在战争中战术和装备水平的提升速度有多快,可想而知。那是不是说,刨除了装备和战术这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更新迭代的要素,60年代普通士兵的军事水平就不如现在的普通士兵呢?这显然说不过去吧?同样的道理,你如果让现在中等水平的职业球员直接穿越到60年代,那也绝对会把当时的球员给吓死的。我都不说别的了,你知道60年代的球员场均跑动距离是多少吗?答案是6公里出头。这个数字也就比诺伊尔这个“门卫”多了那么一点点而已。就连总是被人诟病“散步踢法”的梅老板,场均跑动距离都比这个要多2公里左右,梅老板如果穿越过去,连体能这个唯一的技术短板都成为长板了,再加上他 历史 第一档的持球进攻能力,谁挡得住他?要不要再来看看C罗这头怪兽? 你好,我叫CR7,其实我很斯文的巅峰C罗,一个赛季要踢50多场比赛,场均跑动距离还能超过10公里——巅峰C罗,一个赛季,光是在高强度的正式比赛中,就要跑500多公里!即使是33岁的C罗,在欧冠的场均跑动距离还能达到9.2公里。而且,他这几乎相当于60年代两个球员的跑量里,还包含了多次速度惊人的冲刺。C罗的冲刺速度有多快?我都不说巅峰C罗了,就是34岁的C罗,最快冲刺速度还能达到34.6公里/小时——他34岁了还是意甲冲刺速度最快的前锋!我还没说他的射术、力量、爆发力、弹跳、意识……

那场比赛已经是当年竞技水平最高的比赛之一了,你看看观众的人数有多夸张就知道了,双方的头号球星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博比查尔顿爵士和C罗之前葡萄牙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尤西比奥。看完这个视频之后,你再脑补一下C罗平时踢球的画面,你想想把C罗平移到那个年代会是什么个概念?但即便如此,真的就能说明什么问题吗?虽然我是个罗吹,但我也很清楚,C罗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C罗,跟他这个时代的训练条件、足球装备和比赛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你如果让C罗在40年代出生,那他所取得的成就和 历史 地位可能也还是跟今天一样。或者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好了:如果贝马在梅罗的年代里成长,他俩还能不能成为球王?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其实我们只要稍微看一下他们当年的录像,都能想到,如果他俩是85后,那么到了今天,他俩依然会是无可争议的球王。这也是为什么梅罗的 历史 地位无论怎么排都会比贝马低一档的原因。不是因为贝马有世界杯,而是因为贝马跟同时代球员的差距,明显比梅罗跟同时代球员的差距还要大。

远古吹可能是来证明自己知道的比较多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