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难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9

1. 初中课文难吗

不难 给你方法有关专家认为,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是扩大知识面,二是发展思维加工能力。

前者着眼于积累,后者着眼于训练。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

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为了加强阅读,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并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

背诵篇目小学不少于150篇,以绝句(四句)为主,课外阅读量为100万至150万字;初中课外阅读不少于1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至3部,背诵篇数不少于8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

因而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语文素质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要注重培养语文学习和运用的特殊习惯,即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

听话要养成专心、择要的习惯,说话要养成有序、得体的习惯,书写要养成规范、整洁、美观的习惯。写作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像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语文分三部分——基础——课上认真听,课下认真完成作业。

考试前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好。保证基础部分不能丢分的。

——阅读——课内阅读,这部分跟着老师走不能丢太多分的。 ——课外阅读,要多下点功夫,平时多读书,提高理解能力。

——写作——这是一个拉分的环节,同样要多下点功夫。这里重点向您介绍一下写作方法: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2、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

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

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

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坚持写日记,既能练笔,又积累了素材。6、学会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诗词歌赋,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7、好词好句的用法,好词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给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并使文章得以升华。但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多,过多会显得华而不实。

8、学会套用,即变通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9、接近大自然,节假期走出去,见多才能识广。10、接近大自然还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丰富多彩。

2. 谁能给我提供几篇初中文言文(不要太简单,要有些难度

齐襄公无道,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及无知弑襄公,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奔鲁。鲁人以兵纳之。未克,而小白入,是为桓公。使鲁杀公子纠于鲁之生窦。召忽死之,桓公既立,使鲍叔牙为宰相。辞曰:“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及管夷吾者五。”乃使人请于鲁庄公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迎于郊,而与坐而问焉。遂以为相。注云:三衅者,以香涂身曰衅。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此答子贡问管仲不能死之辞也。大抵召忽之死,为守节;管仲不死,为树功。盖桓公兄也,合立当事之。子纠,弟也,不当辅以争国。 故圣人不责其死而称其功。

3. 初中文言文中的重难点

初中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对初中阶段的要求是,借助工具书能正确理解浅显文言文.虽说是浅显文言文,可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仍有很大难度.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攻破这一重难点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识记重点实词.重点实词的记忆,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因为,只有正确记住常用实词的用法后,才能理解文言文大意.其次,理解重要虚词的用法.重要虚词在文言文学习中也很重要,也是正确理解文言文的要素,不可忽视.再次,重视重点句型.一些重要句型也影响了文言文的理解.特殊句式的理解,固定搭配的识记都很重要.最后,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文言文的兴趣很重要,在教学过程当中,适时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分析文言文的方法,才能不断进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