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的祖先,衣服起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10-12
人类的祖先是不穿衣服的,亚当和夏娃赤身裸体地生活在伊甸园里,没有清规戒律束缚,活得挺自在。可后来受了蛇的引诱,就吃了果子,就开始有了七情六欲,就开始有了羞耻之心,就羞愧愧地把无花果叶子连缀成衣,聊以遮羞,大约人类的始祖的衣服凝聚的是人的一种羞愧的情绪,还没有遮风挡雨抗御寒冷的功用,也或许伊甸园中压根就没有寒冷。 可大自然毕竟有严冬与酷暑。所以说后来大约又加入了自然的因素,人们便开始用衣服来一层层地包裹自己,并且越来越厚,越来越严实。内衣之外要有外衣,外衣之外还要加罩衫,并且是从头到脚,头上加了各式的帽子和头巾,而脚上穿了鞋还不算,还要套上一种叫作袜的东西。 拥有漫长封建社会的中国也不甘于落后男子着了长袍后外面还要加一个马褂虽偶有村夫野老如农夫樵夫之类或许会赤了膊《三国演义》中就记载了一个叫许褚的人赤了膊去大战马超 那是基本合法的。 翻过历史沉重的策页,衣服终于发展到了今天。 倘追溯到成衣之前,衣服原本也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一卷卷的布呆头呆脑地挤在布店的柜台上。可经了裁缝的那双巧手,简单的事情就复杂化了,因为便有了阿Q的毡帽,孔乙己的长衫。有了衣的不同,便也有了人的不同。因为大多数的人就演过或正演着以衣取人的闹剧,譬如现代婚姻上的一见钟情,虽是诗人所极力歌颂的,这却反映了一部分人看问题只限于表面的一种浅薄。爱不需要装饰,不装饰才是最好的装饰。可这种浅薄却也广泛,先有玛蒂尔德,因为没有了华丽的服饰与贵重的首饰去参加舞会便认为是丢人现眼,脱身就走未免浅薄,还是派人探明为妙。这时我们又记起了安徒生笔下的那个皇帝,大约是具有新衣癖,或者说对衣服可谓是情有独钟了,然而遗憾的是富足的华衣遮掩不住的倒是他那愚蠢的实质。还有那《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伽西莫多,着的是东坡笔下的卖黄瓜人的“牛衣”,而那神父却道貌岸然,衣着整齐,可人的品质却恰恰相反。由此观之,观人之术当取于心而不取于衣,所以倒需要我们记住的话便是:“衣服就是衣服。 至于穿衣的目的,或有避寒、遮羞、审美、标志等的争议。其实这种争议也大可不必,因为穿衣的目的是绝不可用唯一的功用来限定而是要因人而异的,譬如一个不名一文的乞丐穿衣是大约很难顾及到审美因素,而一个面对着如山的衣服却叹息没衣可穿的贵妇人大约也不用去考虑避寒的因素吧。现在,挥金如土的主儿多了,衣店便也投其好,把衣的价码由一位数两位数很快升值到四位,甚至五位。为了博得“我可比你阔多了”的面子就不惜花了重金去买,而往往穿在身上后让人的感觉并不一定很美。人之丽质自天生出如同美的芙蓉是自清水出,衣服充其量是个点缀如红花之与绿叶。难道说如果我们家有了万贯就去搞一套足以显示阔气的金缕玉衣?岂不知显示来显示去却把自己显示到老古董的出土文物堆里去了。至于衣服的功用在于遮羞,似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羞是源自于知善恶果的一种人类所共存的原始情绪,是人存羞存。然羞在何处似乎又出了些差异,由此而言,习惯与风俗给穿衣得体与否进行了内涵不同的定义。穿衣服不是人类耻于裸体的结果,而是穿衣服产生了这种羞耻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