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在古代,胡萝卜的叫法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6

1、胡萝卜

胡萝卜原来的名字叫甘荀,原产亚洲西南部,在阿富汗2000多年前就栽种过,公元10世纪从伊朗引入欧洲大陆,古代中国最早出现胡萝卜是在13世纪宋元时期,约在13世纪,发展成中国生态型,过了几百年又从中国传到了日本。

2、黄瓜(原称胡瓜,南北朝时石勒改叫“黄瓜”)

原产于印度西北部,后传入中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中国,当时被称为胡瓜,东晋十六国时(317-420年)后赵皇帝石勒忌讳“胡”字,汉臣襄国郡守樊坦将其改为“黄瓜”并沿用至今。

3、胡笳

张骞通西域后传入的木制管身、三孔、芦为簧的胡笳,流行于广大的中原汉族地区,这种胡笳南北朝以后,逐渐被七孔筚篥所替代。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乐队伴奏,是富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吹奏乐器。

4、胡桃(核桃)

核桃的故乡是亚洲西部的伊朗,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中国。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较多,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

5、胡瓜

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

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

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个赦。

有一天,石勒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答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

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

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

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做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到了唐朝时,黄瓜已成为南北常见的蔬菜。现在黄瓜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春黄瓜、架黄瓜和旱黄瓜。而闻名全国的品种乃是外形美观、皮薄肉厚、瓤小的北京刺瓜和宁阳刺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