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年的盼,企事业已退休的老人什么时候并轨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7

企事业退休人员的工资,并轨不并轨不是关键。都是退休人员,不管企业事业干部、工人、职员工龄一样工资领取的标准应该一样,这才是问题所在,如现在有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拿到手中的退休金有一万元,工矿企业有的退休工资只拿三、四千元,就是接上五道轨,到了也是差六、七千元,这个轨接来接去有啥意义。

如果要公平公正,应该是同工龄同酬,虽然说不能完全平等,但工龄一样退休金基本上不能相差悬殊。

你不知道吗?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已经并轨了,而且是同步上涨了。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一年一年的盼,企事业退休老人什么时候并轨呢?

养老保险已经并轨

其实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已经并轨了。

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也要跟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了。

而且养老金的计发要跟企业职工一样,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所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已经并轨了。

养老金连续5年同步上涨

而且,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在同步上涨了。

从2016年开始,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第一次同步上涨,到2020年已经是连续第5年同步上涨了。

按照人社部和财政部4月17日下发的《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今年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的方式,实现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办法的基本统一。

也就是说,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适用的办法是一样的,已经是一视同仁,没有区别了。

当然,由于按照现在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主要是与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挂钩,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养老金水平高的人,养老金涨得更多。

而事退人员由于之前双轨制 历史 原因,养老金基数高,所以会涨得多,很多人这是不合理的,

所以,建议各地参考和实施江苏省这些年的做法,就是让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涨幅比事退人员养老金涨幅更高一些,这样才能缩小差距,促进 社会 公平。

说上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规估计有十几二十年了吧,到现在为止,事业单位交养老金也有几年了,从这个层面讲算是并规了。但从养老金这方面看,并规似乎遥遥无期,老百姓看到的虽然说已十五连涨,但差距却越来越大,高的越来越高低的越来越低。从每年国家出台的调整养老金的规定看,必然会造成养老金差距拉大。定额调整没问题,但就以上年养老金基数乘以1.5%这一条,6000与2000的养老金各涨多少一目了然,差距能不拉大吗?

我是山西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企业职工医院工作的,2010年退休后当年工资1900元,经过这些年的养老金连涨,到2019年底工资3923元。

我不知道分配到事业单位(地方医院)并同年与我一齐退休的同行现在工资是多少?实在不好意思去问别人,大概差距小不了。

每年国家宣布养老金上涨的消息时,都会在网上引起不小的议论。企事业之间养老金的差距问题是人们说的最多的话题。不过这些议论并没有改变现状,当然我们理解国家的困难,毕竟我们现在的生活还可以过得下去。

有人在网上提出限高提低的建议我认为还是可以的。不过在限高提低时把年龄也考虑进去才比较合理。比如一个人他已90岁,养老金6000不算高,另一个人他刚60岁,养老金也是6000元,那么他的养老金就算高了,应于限涨。

社会 财富的公平合理分配是 社会 稳定的重要部分。虽然说企事业单位之间养老金不合理的存在是多少年积累形成的,是错综复杂的。但只要有关部门把养老金的公平合理真正重视起来,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11牟年年盼,月月想,总把企事业退休实行并轨放不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何时并轨,却让人难以置信,能自圆其说的就是,无风不起浪,既然有些浪花,可信的是,只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问题了。最好的等待,就是放下长线,等,那一天不会很远,自信点,相信这个政策,说不定就能在二0O一上半年实现。国家的每一个政策的闻世都是经历了反复上上下下地讨论验证,最后才落地的。等着吧,这项政策,也风声了几年了,真的很快会落地,等待是有希望的。这只是个人的推猜,仅供参考,和安慰。致谢了!

企事业退休金悬殊即使是并轨了,企业也无法撵上事业的退休金的,企业退休工资那么低,事业的高的悬殊,怎么算并轨。并不并轨只是表面现象,实际把企事业退休金距离拉近才是关键,就说并轨了,还不能实现企事业退休金平等的,要有一段过渡时期,到那时也很难实现企事业退休金拉平的可能。


企业是撵不上事业的退休金的,你还能把高的事业退休金拿下来,填补企业的不足吗?就是每年事业退休工资不上涨,只有企业在涨,企事业退休金这么悬殊,就是企业的年年上涨,那也很难撵上事业退休金的。


所以,别盼并轨不并轨了,只要企业和事业的养老金差距缩小,能跟上物价的上涨,企业这些退休金也就知足了。就是并轨了,眼前还达不到企事业退休金差距不悬殊,需要一段过度时期,我们还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一天呢?

还的好好保护自己身体,争取多活几十年吧,多开几十年退休金比什么都强。


退休金高的享受着富裕生活,但是不去爱护自己的身体,每天大鱼大肉的吃着,也不是什么好事。企业退休金少吃着粗茶淡饭,相对寿命也长,不就撵上退休金多的事业退休金了吗?知足为快乐,好好活着吧。

并轨,已经并轨了,企事业单位2014年就宣布并轨了,只是退休时的计算方法不同,行政事业单位养老金高些,由于基数不同,比方企退人员现在每月养老金拿2000元,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每月养老金拿4000元,都上调5%,企退人员每月能提高只有100元,而行政事业单位就能每月增加200元,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去年调整养老金时,江苏等地就做得比较好,总的还是百分之五,但给企退人员的比例就比行政事业单位的高一些,这就能缓解一下企事业单位两者之间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对企业退休人员也是一种安慰和照顾。

不管你是年年盼还是月月想,企事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差距都是难以消除的。其实,别差距那么大,能逐年缩小一点,企退人员也是能够接受的。有人说,社保的原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企退人员当时单位缴费就低,所以退休时拿的就少,这是完全说不过去的,行政事业单位在2014年并轨前一毛钱没缴过,只是视同缴费,哪来的高低之分一说。企退的人员,只能盼今年各地都能像去年江苏省那样,向企退人员倾斜一点就不错了。

企业退休老人年年盼望着养老金同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并轨〉。

实际上于2014年7月巳实行了〈并轨〉。只是制度上并了,而养老待遇并没并。在〈并轨〉前,两者之间养老金待遇平均相差一倍以上。近几年双方还执行原来的工资政策,尽管两者近些年每年上涨养老金都按5%比例,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基数高涨的就多,而企业退休人员基数低涨的就少,两者差距越涨越大。这合理吗?

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应该以缩小差距为主,提低限高。不能越涨越大吧!

企事业退休金什么时候并轨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在2014年已经解决了,从那时起,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也和企业职工一样需要缴纳养老金。现在的问题是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差距太大,而且养老金随着一次次的同比例上调,这个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还有拉大趋势,而这种差距是由 历史 原因形成的。

公正和公平是世界主流价值观,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了官员和农民在养老金上的平等,这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差异大, 历史 遗留问题众多,解决起来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有一代人的时间应该够了吧。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在我国,能够正常办理退休手续的人,无非就是参加了城镇职工 社会 保险的参保人。具体地说,分为三大类人群: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各种类型的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

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是所谓的体制内工作人员。他们都是国家雇员,在公职岗位工作,工资福利待遇也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担。这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中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

就目前的 入职门槛 来说,不论是公务员岗位、机关工人,还是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都设置了很高的入职门槛,想进去工作的人非常多,但在 凡进必考 的政策环境下,最终能够谋取一个公职岗位,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就企业来说,情况就非常复杂。要进入国营大公司,也有很高的门槛。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入职门槛就比较低,或者很低。

与入职门槛相对应的是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养老金的区别。 根本的制约因素在参保缴费环节 。所有体制内工作人员的 社会 保险待遇,都由本人和本级财政部门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理,既不允许超标准缴费,当然也不允许按60%的比例缴纳,一切依法依规办理。对于企业职工来说,情况也十分复杂。国营大公司、外资企业、垄断性企业按最高标准300%缴纳 社会 保险并不鲜见;严格按100%的比例缴纳 社会 保险的企业也很多;还有大量的企业出于用工成本的考虑,千方百计、挖空心思按照政策允许的最低比例60%缴纳 社会 保险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一些小型企业、小微型企业根本就没有参加 社会 保险,或者只缴养老保险,不缴医疗保险。 在参保缴费上的这种投机取巧、先天不足,从根本上决定了一部分企业退休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肯定将比较低

从工龄这个角度谈 ,由于高度稳定,体制内工作人员的工龄大多数都在35年以上,41-42年工龄的人并不鲜见。对企业职工来说,也是高度复杂化。干一辈子的很多,干了十几年的也不少见,还有很多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却因为未达到累计缴纳 社会 保险15年的最低要求而发愁。如果在企业只干了不到20年,要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受相同的养老金,那就奇了怪了。凭什么呢?

我国的 社会 保险法明确规定,按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原则核定养老金。更明确的是: 在职时个人和单位缴费越多,养老金越高;交费时间越长,养老金水平越高。缴费金额高低、交费时间长短和养老金的高低是正比关系,因果关系。在职时的缴费是前“因”,退休时核定的养老金是后“果”。没有在职时的高标准缴费,自然不可能也不应该有退休后的高额养老金 。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可是, 有些退休之后的企业职工,从来闭口不提其所在的企业和本人是按什么标准缴费的,又缴了多长时间的 社会 保险,不提缴费这个前“因”,却要求养老金这个后“果”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样高,坦率地说:这是标准的耍流氓行为 。永远别忘了:公职人员的身后老板永远是各级财政部门,企业职工的身后老板只能是企业,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 企业职工的养老金高低本质上由企业自身决定的;而且体制内工作人员的养老金高低则是国家政策统一决定的

另外,现在的舆论场上,还有一种时髦的说法,好多人都说:体制内工作人员从2014年10月才开始由个人和财政部门缴纳 社会 保险,而企业职工己经在多年前开始缴纳 社会 保险。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2014年10月之前的工作年限,用 视同缴费年限 这个概念就彻底地解决了;没有实际缴费的工龄,依然由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负责补齐。 给谁干活,找谁要钱,天经地义,这样做合理、合情、合法 。有些人却一直盯住这一点不放,只能说是非常无知的。另外, 机关事业单位所缴纳的 社会 保险基金和企业职工所缴纳的 社会 保险基金,是完全分开管理和核算的,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互相挤占基金的可能性 ,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弄清楚。否则,就只能凭空想象,乱说一通。

从根本上说, 本人在职时是什么身份,退休后自然就享受什么待遇。羡慕嫉妒恨、害红眼病,说什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成了养子金、养孙金,人家合理合法获得的退休金,怎么花是人家个人的私事,你管得着吗

题主问: 一年一年的盼,企事业己退休的老人什么时候并轨呢 ?如果问的就是养老金的差距,那可以肯定地说: 永远不会并轨,事业、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也永远存在,也只是在国家的宏观干预下,这种差距会慢慢地、逐步地有所缩小 。要领一样高的养老金,永远没有可能,仅此而已。至于说一年又一年的盼,也只是一些非常无知的人抱着吃大锅饭的心理,想着占一点便宜,肯定也只能是白盼一场,一点儿用都没有。这是百分之百确定无疑的事。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之所以低,不过是其就职的企业按低标准参保缴费的自然结果而己,总体上就完全不可能改变,也根本无法改变

什么叫并轨?这个概念你弄不懂一天早晚天天喊并轨有什么意思!

我们国家有高层领导,有公务员,有高级工程师,有中科院院士,军队高级将官指战员,教师,医师,领航员等。他们退休能和你初,高中攵化的工人,集体企业业主,员工,商业财贸人员退休并轨吗?

怎么并?!你告诉我!

那些高层人物,高 科技 人才,和你初,高中生工人退休并轨,简直就是梦幻!

举一个例子,一个高级桥梁建造师月薪两三万徼退休金很多退休后他退休金就高,你一个小企业员工每月工资两三千肯定退休金缴的少,你说给我听听怎么个并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