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九洲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2
问题一:九州古代指什么什么什么,也指中国 九州
(古籍所载的地域分划、中国的代称)
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禹贡》是战国后期学者所作。
组 成
冀 徐 兖 青 扬 荆 梁 雍 豫
最早出处
《尚书・夏书・禹贡》
九州词语来源
大禹
“九州”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又有 一说,为黄帝始创“九州”之说.)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圆”是指范围。因此,“九州方圆”,即“中国这块地方”。 即九州方圆,地大物博,气势磅礴的一种景象。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尔雅・释地》中的记载,没有青、梁,而有幽、营。
《周礼・变官・职方氏》中的记载,没有梁、徐,而有幽、并。
估计并州是从冀州里分出的,幽州是从青州里分出的,指渤海的西北岸及辽东一带;后来的益州是梁州的发展,指今中国西南地区;凉州是从雍州里分出的,指今中国西北地区。
九州九州探究
九州之称,由来已久。“九州”原是虚指,后来才逐渐具体化。从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写作“A”,正像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之形,《说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王风・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阳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说,犹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类。“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之“九”;一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确指,而应是虚指。所以从本意上讲,“九州”决非指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而当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由人之故,又引申为“全国”的代称,犹“天下”、“四海”之谓。 [1]
到后来,“九州”终于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因在现有可靠资料中,具体的“九州”只见于战国,而未见于春秋,所以其时间可能在战国初期。
《周礼・夏官・职方氏》曰:
九州地图
“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逸周书・职方解》与《周礼》全同,考虑到《周礼》较有系统,很可能是《逸周书》抄袭的《周礼》。)
《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曰:“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尚书・禹贡》:“冀州”,“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为豫州”,“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尔雅・释地》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t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九州。”
书名
九州名称
禹贡


青 徐 扬 荆 豫 ......>>

问题二:古代九州指哪九州 您好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冀州,是传统上说的华夏九州之一,也是汉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治所在高邑县(也称z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三国时期,曹魏将州治东迁到信都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冀州的范围基本包括今天的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山东省西部以及河南省北部。
兖州,是传统上说的华夏九州之一,也是汉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州治在昌邑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以北,而并非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兖州范围大致是今天山东省西南部及河南省东部
青州,是传统上说的华夏九州之一,也是汉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其范围主要包括今天山东省除东南部以外的地区。
徐州,是《尚书・禹贡》中所列华夏九州之一,范围大致在今天中国山东省东南和江苏省长江以北的地区。汉朝时是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治所在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
扬州范围为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广大地域,即大约为今江苏、安徽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全部,湖北、河南和广东的一部分
荆州范畴大致是北至现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往南延伸至两湖(湖北、湖南)全境内。
豫州治所为谯(今安徽省亳州),辖区在河南东部和安徽西部
梁州,是传统上说的“华夏九州”之一,但是汉朝并没有设立,统属于益州(益州,中国古地名,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西晋于267年从益州中分设出梁州,州治在汉中郡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
雍州是中国古代的地名之一,在《尚书》中就是“九州”之一,但具体所指已无从查证。雍州地区自西周到西晋始终是京畿或附近。

问题三:中国古代九州的名字是什么? “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揣、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问题四:九州古时指什么还有什么,什么也指中国 古时就是指 整个华夏地区 整个中国
“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问题五:九州古时指什么,什么,什么也指中国 九州是指: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神州和赤县都代指中国

问题六:九州古时指什么 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问题七:古代九州是怎么划分的 九州在《禹贡》中指冀州、兖州(yǎn)、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这是最早具体指出九州地理位置的史料。《尚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其所划分的九州范围,依次是:一、冀州,起自黄河壶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地为白壤。二、兖州,起自黄河下游、济水,涉及河北、河南、山东,地为黑壤。三、青州,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东半岛,地为肥沃白壤。四、徐州,起自黄海、泰山、淮河,涉及山东、江苏、安徽,地为红色粘土。五、扬州,起自淮河、黄海,涉及江苏、安徽、江西及其以南的地方,地为潮湿泥土。六、荆州,起自荆山、衡山,涉及河南、湖北、湖南,地为潮湿泥土。七、豫州,起自荆山、黄河下游,涉及河南、湖北、山东,地为柔软的土,下层为肥沃而硬的黑色。八、梁州,起自华山、黑水,涉及陕西、四川、甘肃、青海,地为黑色松散的土。九、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地为最上等的黄壤。

问题八:古时九洲把天下分为哪九州? 九州有三种说法:
一、《禹贡》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二、《尔雅》九州:冀、幽、兖、营、徐、扬、荆、豫、雍。
三、《周礼》九州:冀、幽、并、兖、青、扬、荆、豫、雍。
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问题九:九州古时指什么,什么.什么也指中国 “九州”古时指 中国 ,还有 神州 华夏 也指中国。
中国,位于东亚,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自居,汉族又与其他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