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叶紫堇】罂粟科,紫堇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学名:Corydalis incisa (Thunb.) Pers;

别名:地锦苗、断肠草、羊不吃、紫花鱼灯草、烫伤草。

灰绿色直立草本,高15-60厘米。根茎短而肥厚,椭圆形,约长1厘米,粗5毫米,具束生的须根。茎不分枝或少分枝,具叶。

叶具长柄,基部具鞘,叶片二回三出,一回羽片具短柄,二回羽片近无柄,菱形或宽楔形,约长2厘米,宽1厘米,三深裂,裂片具缺刻状齿。

总状花序长3-12厘米,多花,先密集,后疏离。苞片约与花梗等长,菱形或楔形,具缺刻状齿。花梗长约1厘米。萼片小,长约1毫米,丝状深裂。

花紫红色至紫色,稀淡蓝色至苍白色,平展,大小的变异幅度较大。

外花瓣顶端圆钝,平截至多少下凹,顶端稍后具陡峭的鸡冠状突起。

上花瓣长(1.6-)2-2.5厘米;距圆筒形,近直,约与瓣片等长或稍短;蜜腺体短,约占距长的1/4至1/3,末端稍圆钝。

下花瓣基部常具小距或浅囊,有时发育不明显。

内花瓣顶端深紫色。柱头近扁四方形,顶端具4短柱状乳突,侧面具2对无柄的双生乳突。

蒴果线形至长圆形,长1.5-2厘米,具1列种子。

产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湖北、湖南、广西东北部、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生于近海平面至1800米的林缘,路边或疏林下。日本和朝鲜有分布。

全草药用,解毒杀虫,治疮癣、蛇蛟伤。外用,不宜内服,含刻叶紫堇胺等多种生物碱。

本种是一个多型种,其叶和苞片的分裂程度、花的大小及其颜色、外花瓣的顶端及下花瓣的基部都有相当大的可塑性。这同它的广域分布于不同的生境有关。外花瓣鸡冠状突起发自顶端的后面,柱头的形态和果实是其较稳定的特征。C. indsa var. koreana Fedde, var. pseudomakinoana Fedde, f. pallescens Makino及f. liuchiuensis Nakai都是依据模式标本初次合并的,它们的变异均在本种变异范围之内。(摘自《中国植物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