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孩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让现代的中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常常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让人难读懂了。

    的确,要读懂每一个学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可以说都是“放养型"的,而如今的孩子却一个个受到了“国宝"级的待遇。一家人围着孩子转,唯恐孩子受到一丁点伤害。这种过度保护的教育如同让孩子生活在蛋壳中,导致孩子失去自己应对困难的勇气,失去挑战自我的信心,成了“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东西多,懂得也多,想法自然也就多了。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仅要做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心理的疏导者。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更要拥有很强的沟通能力。

      教师要想拥有读懂学生的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读懂孩子的情绪。

      孩子进入青春期,思想波动比较大,难免会出现各种情绪问题。比如自残行为就是其中一种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去年我班有两位女生就发生过这种轻微的自残行为。用小刀划伤自己的胳膊,尽管刀口不深,但看着孩子胳膊上的一道道血印,依然感觉很心痛。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一个孩子是因为在学习英语方面感觉困难比较大,总感觉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不成比例,导致心理失衡,才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另一个孩子是因为与其他孩子发生了一点小矛盾,星期天回家,由于两人都耿耿于怀,便在QQ上相互谩骂。这些情况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继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思想问题。了解情况后,我及时与她们进行了沟通,及时缓解了这种负面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其实,孩子毕竟是孩子,她们思想不成熟,有一点想不开,便容易走入死胡同。可能,我们几句贴心的话语便会打开她们的心结,让他们快速走出迷雾,顿觉神清气爽,心情也会随之豁然开朗起来。毕竟,他们心智还不成熟,不懂得用正确的方式发泄心中的情绪,只知道采用这种消极的方式进行抗压,这样做,无疑是对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虐待,肉体上的痛苦是暂时的,精神上的伤害却可能是永久的。

      自残的孩子渴望与人沟通和交流,渴望被理解和关注,渴望成功与被人肯定。当他们无法从家长、同伴、师友处满足这些情感诉求时,就会采取自残的方式转移心中的压力。所以,热切期盼每个学校都能设置心理功能室,把心理辅导课开展起来,真正能为孩子们解决一些心理困惑,让孩子们平安度过青春期。

二、读懂孩子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兴趣爱好自然也不同。有的孩子喜欢沉静,有的孩子喜欢热闹,有的孩子擅长学习,有的孩子喜爱体育运动,有的孩子擅长美术,有的孩子喜爱唱歌舞蹈。我们不能只拿学习成绩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优劣,只有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才能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小葛是一个学习成绩一般,但非常喜欢绘画的孩子。教师节到了,利用他的这个特长,我让他为我们班的每位任课老师画了一幅肖像图。每一幅图配上同学们的祝福语送给了我们班的任课老师。这一下,几乎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对小葛刮目相看,并对小葛赞不绝口。第一次得到这么多老师的欣赏,在极度欢喜的同时,小葛的自信心也一下子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从此,小葛不仅更喜爱绘画了,也逐渐喜欢上了之前并不喜欢的文化课。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产生了兴趣,会想法设法去把它做好的。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鼓励他努力把这种爱好发展成特长。

三.读懂孩子的需求。

      常听到家长这样对我说:“老师呀,我这孩子,真是让我伤心呀,他想到的或者是他想不到的,我都替他做好了,我为他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他却一点都不领情呢?”

      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孩子是一个成长中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在他们身上。我们为他做了这么多,但有没有问问孩子,这些都是他们想要的吗?我们了解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吗?当孩子考试不好时,需要的是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和鼓励;而不是老师和家长恼羞成怒的严词逼问。当孩子有了自己喜欢的异性同学时,希望得到的是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而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打击讽刺。当孩子因为一个无心之过惹下麻烦时,希望得到的是老师和家长的宽宏大量,而不是“喋喋不休的批评指责。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自以为是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孩子的问题。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我们往往是不分青红皂白的给他们来一场狂风暴雨,而且在最后,我们为了寻求心理安慰,往往还会要求孩子立下保证。可是,一份保证书难道就能让我们高枕无忧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孩子是违心地做出的承诺,他也绝不会去坚守自己的承诺的。我们不能勉为其难地让其去坚守承诺,而要让他学会修改承诺,让承诺成为孩子积极成长的动力,而不是阻碍孩子发展的枷锁。

      父母的关爰、家庭的包容、老师的理解、学校的支持,永远是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的。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孩子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孩子体验一次小小的冒险,让孩子享受做勇敢者的快乐,让孩子在更广阔的空间自由地发展自己,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总之,要读懂孩子,真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我们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会对青春期的孩子造成伤害。甚至会激发学生的怨恨。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说过份的话,不做过激的事,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让我们的无心之过给孩子带来心灵的伤害,这样既影响了孩子也伤害了我们自己。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读懂孩子,就要善于接纳孩子,当孩子心情不好或与我们观点相背时,我们要有放下我们的权威的勇气,给孩子倾诉和发表言论的机会与自由,去做一个认真而耐心的倾听者。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成为孩子困难时的支持者,焦虑时的保护者,成功时的分享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