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培养一个贵族,烟台籍工部尚书李永绍家族的奋斗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李永绍是谁?很多烟台人或许不知道;但如果说解甲庄的李“尚书”,不少人应该有所耳闻。作为烟台历史上的名人,此前早已有很多人撰文讲述过这位清朝“大官”,不过多以介绍其生平为主。本文则想换个角度,探索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家族,能培养出“尚书”级的人物。

想了解清代人物,一般先要翻阅《清史稿》。然而,李永绍以“工部尚书”之身份,却在《清史稿》中无传,令人有些不解。这其中的缘由,在前人的著述中也被反复提及,大意为民国初年修《清史稿》时,编者向李家后人索捐被拒绝,因此未给李永绍作传。

这或许是其中一个重要缘由,但客观来说,李永绍于清史之地位,也并没有达到非立传不可的地步。现今人们提到“尚书”一职,都习惯说是“一品大员”,而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严谨。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尚书,初制,满洲一品,汉人二品。顺治十六年改满尚书二品。康熙六年复故,九年仍改正二品。雍正八年俱定从一品。”也就是说,汉人尚书直到雍正八年才能称得上是“一品”官,而李永绍是雍正二年才升任工部尚书,雍正五年即告老还乡,满打满算只有四年时间。任职时间不算长,品级亦非最高,立不立传,在两可之间。

对于清史而言,李永绍可立可不立;但对于老牟平县志(解甲庄以前属牟平)来说,小地方难得能出一位“尚书”这样的大人物,当然要不吝笔墨。因此,关于李永绍的生平,主要记载在老牟平县志(宁海州志)当中,后世的文章,大多以此为参考。

按照旧志的记载,老牟平地界上,李姓有很多不同的分支,李永绍家族所属的这一支,主要分布在西解、范家庄、大山后、李家疃等地,相传是元末明初从“云南”迁来。清代以前,这支李姓并不闻名,并没有出仕做官的记载。直到李永绍祖父一代,才逐渐踏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