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晨读】化解冲突“三板斧”:学会“穿上别人鞋”走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人们为什么会吵架呢?为什么会用语言彼此伤害?为什么人们都渴望在和谐的氛围中沟通,却总是制造冲突与隔阂呢?

我妈常说,「一人一个脑子」,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习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亲人之间也概莫能外,甚至相爱相杀,有过之而无不及……

姐妹俩个抢一个橘子—橘子只有一个,人却有两个。 这是资源冲突。

老人认为婴儿不脏,没必要经常洗澡,年轻人说,新生儿皮肤柔嫩,防御能力差,容易发生皮肤感染,要经常给婴儿洗澡。 这是观点冲突

有矛盾冲突就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解决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清楚明晰冲突, 学会“穿上别人的鞋”走路 ,即调用你的共情能力,洞察他人需求,化解冲突所在。今天分享书籍《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如何增加你的有效社交》教你学会化解冲突三板斧:承认、区分和解决。

《圣经》说: “言语暴戾,触动怒气。 ”当你说话很不客气;脸色很难看的时候,或者情绪激动,遣词用字很没有礼貌的时候,冲突就产生了。

要化解这种冲突 ,得从情绪,冲突两方面入手。

001 承认情绪

在发生冲突时,先检视自己是否情绪化。还要关注对方是否情绪化。 “穿上别人的鞋”走路 ,处理情绪,设身处地考虑对方,在他当下处境,会产生什么情绪,试着去观察,去发现。

002 承认冲突 

在大家都情绪激动时,要马上喊停,避免冲突升级。这时最佳的处理方式就是,把焦点从“听我的还是听你的”转移到“有没有我们都认同的方案”。

书中分享了这样一个办法 ;当(引发冲突的现象)发生时,我感觉(当下的情绪),因为(我的需求、利益)对我很重要。我们可以(考虑一种可行的方案)吗?

比如,项目组出现两个负责人引发矛盾,套用上面的方法就是,当(我看到公司给项目组,指定两个负责人)时,我感觉(担忧),因为(这个项目关乎与客户的下一个合作)会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共同商量一个项目决策 人?)

就事论事,以解决问题为宗旨,把问题有效表达,减少冲突的发生可能性。

区分行动计划、需求两者的区别。当一个人说我需要一辆车,行动是去买一辆车,这背后的利益走哪都方便而且开车很帅,需求是他需要自主权。

如果需求利益一样,行动计划不同,适当调整行动就可以解决冲突。

学会“穿上别人的鞋”走路, 用他人的视角深究背后的需求,让行动计划与之匹配。找出事件背后的需求,适当改变行动计划,才能停止争吵,保护双方的利益。

比如,我和好朋友都要变瘦,这是我们的共同利益,需求是都要变的好看,我俩的利益和需求是一样的,但是我俩的行动计划不一样,我主张少吃,他主张运动,我俩相互结合一下就可以了,所以我们没有冲突。

前面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能在最后有一个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化解双方的冲突。

001 寻找其他方案

东北有句俗语,拔犟眼子。 说的是有一些人就像全身裹着刺一样,当意见不一致时,刺就变成利刃,刺向别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本就是一个求同存异的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不可能全世界都统一。要试着接受他人不同的违章,并作出利益让步,最后双方协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比如:A、B双方争取不休,剑拔驽张之际,B情绪失控,声音拔高,并开始语言攻击 。而A轻松一笑,说了一句话:“其实你的想法我很理解,但是从落地实施的角度来讲,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对公而言,我持保留意见,毕竟现在也不是正式决策,我们可以再听听领导和涉及部门的意见,工作嘛,对事儿不对人,都是为了公司利益嘛”。

敢于接受别人的不认可,接收这个世界的和而不同,其实,也是一种勇气。

002 应对未来冲突

《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提到一个方法,教你如何应对双方未来婚姻关系,两人共同计划未来,讨论理想的婚姻关系什么样。双方设定可能的问题,把能想到的可能发生的,制定对策。

李笑来坦承自己与老婆20几年不吵架的原因,双方在结婚前,制定共同协商的原则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冲突,如:就算吵得再凶,双方绝对不能提离婚二字。

003 明确一致意见

在冲突解决以后,核实每个人都达成的意见,可以避免之后的一些麻烦。

比如,吃饭点菜的时候,最后服务员都会把菜单再给你报一遍;

比如,网上买火车票、飞机票,付款前,都会弹出来你的信息,反复提醒你再看一下订单信息。

再次明确一致意见是避免误读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按步就般地确认避免具体的行动偏离别人的意愿 。

总结

当冲突发生时,化解冲突三板斧帮你忙。

第一板斧:检视双方的情绪,意识冲突所在。

第二板斧:在冲突中,区分行动计划和利益需求,找到问题的本源;

第三板斧:寻找有无其他方案,预先制定可能发生的方案应对未来,明确一致意见。

跟冲突对象共情,确定他的情绪,分清楚行动,需求和利益的区别,找到真正的重要的事情。

学会“穿上别人的鞋”走路, 把自己放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同一问题,并问自己:“如果换上了我,把我放在XX的位置上,我的态度会是怎样?”

冲突真正的根在哪里?自利与利他,用好你的“三板斧”,让冲突迎刃而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