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镇的人文地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花石镇位于湘潭县的西南部,南界茶恩寺,北抵射埠,东至紫荆山,西连排头,最低海拔50.40米,最高海拔425.70米。总面积为13340公顷,城镇面积为360公顷,有水田2750公顷,旱地74公顷,林地7357公顷,水面119公顷。辖3个管区,31个村,2个居委会,564个村民小组,14165户,54941人。 花石是历史名城,千年古镇,在西汉时期即以地理位置显要、历史文化厚重而被定址为湘南县的县城,素以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而享有“小南京”之美誉,是湘潭市经济重镇。镇区东面1.5公里处罗汉山下的“汉城桥”,系东汉时期所建,至今尚保存完整,列为湘潭县级保护文物。花石既是湘潭、衡山、湘乡三县市交界处的物资吞吐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同时又是湘潭县南部最大的集市贸易集散中心,特别是湘莲产业独具特色,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湘莲生产基地和莲籽贸易集散中心,是名副其实的“湘莲之乡”。
有职教中专一所,镇中学一所,中心小学等10余所小学,镇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7处,各类图书室30个,藏书37800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17人,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花石镇,依湘江支流-涓水,位于湘潭南部,邻南岳衡山,交通发达,区位优越。距省会长沙2个半小时车程(非高速)。潭花公路贯穿全镇南北,距湘潭市区1个半小时,距株洲、衡阳仅2个多小时,东西有韶茶公路贯穿而过。镇区距临岳高速-花石回龙桥收费站5公里,另有规划宁花(宁乡-花石)高速。
每天15分钟一趟得县际班车至湘潭市区及湘潭县城。每天各2趟始发至长沙汽车南站、株洲火车站、衡阳西站大客班车,另有过境至邵阳、双峰、岳阳等班车数趟。逢年过节还有至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大巴临时运营。 单位:公顷
乡镇、村 总面积 林地面积 非林地面积
花石镇 13468 7458.9 6009.1
七星 265 74.3 190.7
前进 121 0 121
河头 248 13 235
马垅 412 168.7 243.3
超上 232 2.6 229.4
罗汉 230 118.4 111.6
长岭 840 432.7 407.3
双溪 541 312 229
金莲 775 525.7 249.3
棋岭 814 11.5 302.5
芙蓉 637 442.6 94.4
新华 378 217.2 160.8
铜锣 311 209.2 101.8
水南 500 312 188
紫荆 604 419.5 184.5
中心 523 394.1 128.9
北斗 341 178 163
天马 458 312.7 45.3
兴合 445 302 143
石坝 354 221.9 132.1
赵家营 252 42.6 209.4
涓江 379 30.6 348.4
金丰 950 724.4 225.6
金塘 387 157.1 229.9
盐浮 521 345.7 175.3
永仁 525 393.9 131.1
永丰 219 130.4 88.6
园艺 167 73.9 93.1
东晓 364 162.4 201.6
润塘 314 121.6 192.4 花石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50公里,与南岳衡山相距约30公里。因传说水中巨石有花纹而得名。秦汉时期湘南县治。景区内名胜众多,现存有清代建筑汉城桥、观政桥等古迹。传说古代有18个罗汉化为石山,永镇洪魔,因山形似罗汉,故名罗汉山。石山呈棕红色、深褐色,“罗汉”惟妙惟肖、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景区内的有花石水库,该水库始建于1959年8月,是湘潭县最大的一个中型水库,担负着防洪灌溉的大任,兼有发电、养鱼等多种综合利用功能。水库水面面积4.86 km²,水库四周青山葱茏,与南岳遥相呼应,水质良好,库中有一小岛,岛上有农户居住。从大坝处摇舟前往,水路时宽时窄,既有中流击水之酣畅,又有曲径通幽之微妙。水库中有珊瑚岛(其形如珊瑚,故名)、泰坦尼克岛(其山体似巨舰出海,形如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故名)、子母洲(是湖中伸出水面的一大一小两个高地,形如母子相随,故名)。野鸭洲的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常见白鹭、黑鹭、天鹅等十余种候鸟在此栖歇、嬉戏。
花石水库系丘陵地带,是南岳七十二峰之天马山、紫荆山余脉,与花石境内闻名于世的“十八罗汉山”相伴,面临远近闻名盛产湘莲的花石一带平原,与花石湘莲大市场相邻,与涓涓流水的涓江河相通,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适宜休闲娱乐的风水宝地。花石水库被开辟为多个水上、岛上旅游项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