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宏村,原来如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就要按照世遗的规矩做事,不可私搭乱建,不可随意拆毁,这对于我们这种爱“破旧立新”的民族于古迹保护是有利的;景区的影响力也翻着翻地提高,“遗产”彻彻底底变成景区;相应的问题也来了,一切再也回不到从前。就好比进入世界遗产的古镇,再也不会是曾经宁静、古朴、仿若时间静止的样子。

我能想到的应对之策就是淡季出行。春节前十天左右出发,初二初三回家,最大限度地避开了人流。这种行程安排已经实施了几年,屡试不爽。去年,是春节前一周达到宏村。景区外面预定旅店当天只有我一个旅客。这绝对是淡季吧!

宏村,水墨宏村!冬季的萧瑟和阴雨,大大增加了宏村的水墨效果。村外的南湖,湖边的粉墙黛瓦映于湖面。行走于南湖外侧,就如同于“富春山居图”样的画中游,冬日萧瑟的树木也为水墨画增添了遒劲的笔触。



古徽州一带,风景虽好,但农耕条件并不好。有一句歌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为了生存,徽州人很努力,努力学习,努力走出去,徽商就是著名的一支商贾力量。徽商给人的感觉是儒商,这与他们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关。徽州一带很重视教育。宏村把村里的学院建在风景最好的南湖边上,而且用了最好的的工和料,梁柱精选白果、香樟树实木制成,因为有香气可驱除蚊虫,近两百年来从没结过蜘蛛网。


南方人的宗族观念强。村中另一处风景好的地方建了祠堂——乐叙堂。祠堂建于明永乐年间,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梁架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月梁、叉手、雀替、平盘斗等建筑构件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在过去,祠堂是供奉男人的,但乐叙堂却供奉着一位女性,她叫胡重娘(1379-1454年),从西递村嫁到宏村。丈夫在外做官,她在村中主事,村中泽被后代的水利工程就是在她的带领下完成的。“巾帼丈夫”是族人送她的匾额。





把村中的学校和祠堂分别建在村中最好的地段,就是村里人对未来和过去的态度。

走在村中的石板路,古意一路同行。村中的巷子都有溪水流过,这是村中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圳。

源头水——水圳—村民家—月沼——水圳——南湖,最后流入东方红水库,形成这个牛形村落完整、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实现源头控制、中途调蓄、末端调蓄以及调控排放。下雨时,雨水顺着水圳汇入“牛胃”月沼先蓄存,再经水圳流入“牛肚”南湖。“牛胃”月沼、“牛肚”南湖都是蓄水池,雨季蓄水防洪、旱季放水抗旱。“牛肠”水圳穿家过户,平日里给家家户户送去“自来水”,雨季就是排涝的水渠。

还有,村中的青石板路。不光是为了保持古老村落的气息,其实,石板之间的大缝隙也是有渗水作用的。

有了这样的水利工程,别的地方哪怕大水围城,这里也能平安度过。

能因势利导地利用水系,不该大大地崇拜一下先人的智慧吗!




月沼是宏村中心半月形的一池水,周围有着村中的祠堂和老宅。在冬季的阴雨天来到月沼,粉墙差次、池水如镜,好一派皖南水墨。李安的“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点水而过的镜头就是在这里取景的。



徽派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它的外表,精美的木雕、砖雕的它的里。

被整体迁移过来的一栋古代豪宅傍云堂就在南湖书院旁。傍云堂原建于偏远的柯村翠林,是清末时期秀才的住所。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这座房子的主人无力继续维修房屋。为妥善保护文化遗产,将房屋整体迁至宏村重修。

傍云堂是榫卯结构,易拆易卸。整栋房子做工细腻,用料考究,器宇轩昂,尤以木雕最为著名。观者无不惊叹于其木雕之美。


承志堂,清末汪姓盐商的豪宅,砖木结构,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豪宅大院有“民间故宫”之说。豪宅中的木雕精美之极,虽然 历史 久远,仍有金碧辉煌的感觉。因为主人曾经用了100两黄金做成金粉,涂在所有木雕的表面。这是西递宏村中最大的老宅。





推荐相关阅读:

日本正仓院,看着简单的木建筑却如天然空调房,保存大量唐代文物

故宫半解之清凉一夏,与花为伴

清华特展中的先秦小玉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