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富人是怎么白手起家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话不多说,先来几个故事。

1

我舅舅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前往深圳淘金,那时候他刚刚从部队退役,没有活计可做。幸好当时他一个战友在工厂里当保安,顺带把他叫了过去。

那个时候的深圳还没有被划为特区,各方各面都不是很发达。所幸我舅运气好,有一次被保安公司的领导看上了,把他调到了总部。

我舅是个既踏实又脑袋灵活的人。在保安公司一干就是十来年。

2000年初他们单位集资买房,他也参了股,买了套百来平的楼梯房,在深圳关外。那时他趁着政策好,把一家人的户口都迁到深圳,拿到绿卡。

2003年左右,深圳保安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允许公司的老员工参股成为地方区域分公司的负责人,自负盈亏,只向总部汇报。我舅抓住了机会,摇身一变成为了小老板,自此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2

堂叔一直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他对待亲戚子女都特别苛刻,但是别看他出行都是11路车,没什么派头,但实际上他可有头脑得很。

90年代他很早就跟随亲戚前往海南修路修桥,后来慢慢有了积累,人脉和资源都握在手中,于是开始在家乡承包一些工程自己单干,一年下来可以赚小几百万。

挣了钱后他思考如何增值,在朋友的点拨下用极低的价格在县城买了两块地,建成了两栋大楼。

随着县城的不断开发完善,他当初买的地人烟寥寥,转眼却已经市井繁华。

近几年,他把自己的两栋房子做了改装,花费大好几十万,重装水电、厨房和卫生间,改成可以容纳1-2人的小单间,用来出租给来当地找活干的民工,收入也不错。

 3

表叔是我奶奶家的亲戚,他妈和我奶奶是亲姊妹。

很小的时候他经常来我家玩。那时候他打扮流里流气,肩膀上背上手臂上都是纹的是狰狞的龙啊虎啊。

有一次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小伙,同样一副不服管教的样,大人们在背后悄悄议论表叔,以后不得了,到处惹事生非,怕是将来连自己都养不活。

后来有很多年没有见面,直到在一次亲戚的宴席上碰到他,才知道他现在不得了,手上握着都是几个亿的大项目,而且谈的生意常常是跨国的。

问起表叔的发家史,很多人只表示不清楚。我隐约了解到他年轻时候在他们市跟了个黑社会老大,勤勤恳恳当了小弟很多年,后来终于当家作主,手上握着的资源自然丰富起来。

现在亲戚们一谈起他,总是先讲他那进口的雷克萨斯越野车,家里几百平米的复式豪宅,和亲戚朋友会面出手阔气。

当然我知道他手中握着当地很多酒店的经营权,周边村庄的矿资源开采也都是他在背后协调。

后来,就经常看到他晒吃晒喝,总是玩玩乐乐就是大半年。

 4

这是我身边比较典型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运气,头脑白手起家的例子。

当然在互联网尘嚣至上的今天,我所列举的这些例子也许根本算不上富人,仅仅算的上小中产。

然而在我们那个小山村里,能够有如此的成就,也得上是人生赢家了。

追逐他们的故事,我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地借助了政策,人脉,资源等条件。更有甚者,有的人更是勤勤恳恳一辈子,一辈子忠于一个事业(比如我舅),从而换得了在大城市的一席之地。

但更多的,我把这种底层的崛起和逆袭称之为“抓住时代机遇的红利”。中国过去几十年,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爆发的机会非常多,只要你敢于拼博,在方向把握上不至于太离谱,有一种大无畏的坚持,在动荡的世界里挣得一桶金,难度不是特别大。

当然我身边也有很多辛辛苦苦打拼几十年,到头来依旧只能混个生存温饱。撇去他们在做人做事上的种种差别,思维上的差异应该是最大的。

我问过很多目前仍深处底层的人,他们中大部分没有敢于冒险的勇气,即便是偶然有了冒险的机会,时间一长看不到效益,又马上离开了。

这种在事业的停停顿顿,对他们的财富积累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他们发现,每换一个事情,前面的积累就会前功尽弃,所有的一切又要重新开始。这样的恶性循环,让他们的生活陷入无止境的困境中。

注意:本文未做大量详实的社会研究,仅以自己身边的事例来反思从前大家是如何致富的。

但是这两年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各行各业都发觉挣钱不像原来那么容易了,很多产业出现了疲软态势。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研究课题,如果你也有兴趣,欢迎加公众号(qingzhilei)了解。

青之泪‖每天一次,和世界说晚安

如果你也喜欢,加个收藏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