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预防针 呵护宝宝的第一道防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4
接种预防针 呵护宝宝的第一道防线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长大,从出生开始就对宝宝呵护备至,虽然家长大多知道定期健康检查以及定期预防接种很重要,但还是有不少家长对于健儿门诊与一般小儿科有什么不同、早产儿该何时打预防针、感冒可以接种疫苗吗……等种种问题或多或少有些疑问,因此,《妈咪宝贝》整理了一些家长们常见的疑惑,请光田综合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李昭仪替我们一一解答。 Q 健儿门诊和一般儿科门诊的差异为何?

医师解答 这两种门诊是有差异的,健儿门诊是给健康的宝宝及小朋友打预防针及健康检查的门诊,服务的项目包括:儿童健康检查、发展诊察、幼儿照顾咨询、预防疫苗接种等,可以借由这些检查项目评估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有问题,例如生长曲线的百分比是否正常、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尿道的发育以及消化道的发育好不好、腹部是否有肿块、髋关节的发育是否正常等等;此外,也提供家长较充足的时间可以和医师讨论宝宝的生长发展。全民健康保险提供儿童预防保健服务,给付的时程如下:第一次出生至2个月、第二次2至4个月、第三次4至10个月、第四次10个月至1岁半、第五次1岁半至2岁、第六次2至3岁、第七次3至未满7岁。

一般儿科门诊则是诊治生病的儿童,像是感染性疾病包括:发烧、咳嗽、流鼻水、鼻塞、扁桃腺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肠胃炎、儿童泌尿道感染、蜂窝组织炎、肠病毒感染等,以及儿童过敏性疾病包括:异位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气喘等,都属于一般儿科门诊的看诊范围。

接种预防针 呵护宝宝的第一道防线 Q 如果小朋友只是接种疫苗并进行常规健检,看健儿门诊是否较为合适?

医师解答 如果只是接种疫苗以及健检,以健儿门诊较合适,一方面家长可以将平时照顾宝宝的疑问向医师提出,在健儿门诊医师有较充裕的时间可以和家长讨论;另外,因为一般小儿科门诊的病童多,有被感染的风险,此外,医师会花较多时间了解病童的病况及症状的询问,较没有时间仔细进行生长评估,或者和父母详细讨论小朋友的发展状况。

Q 带小朋友来健儿门诊前,爸爸妈妈应该先做好哪些功课?

医师解答 光田综合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李昭仪发现,有些家长在带孩子来做常规检查前,并没有将儿童健康手册的基本评估资料填写完全,导致医师必须要花更多的时间一一询问基本评估资料。因此建议前往建儿门诊前,家长能把儿童健康手册每次健康检查前一页的「家长记录事项」尽量记载完全,举例来说包括了:喝奶的种类、奶量、次数、便便的颜色及形状以及宝宝动作及语言发展等状况都详细填写,这样到健儿门诊时,医师就可依据资料再做一些理学检查,缩短了进行健检的时间,才能留较多时间让家长询问卫教资讯。

接种预防针 呵护宝宝的第一道防线 Q 早产儿进行健康检查与接种疫苗是否应该用矫正年龄计算?原因在于?

医师解答 早产儿的抵抗力比足月儿差,因此更须按时注射疫苗,除了有几种疫苗需要体重足够才能注射外,其余的疫苗则依照早产儿的出生年龄来计算施打时间,不需要用矫正年龄来算施打时间;但若早产儿还在住院,就不宜施打预防针,通常早产儿若住院会住到体重达二千克、状况稳定后才能出院,出院之后再依照预防针施打时程接种即可。以下是早产儿各种疫苗接种时间:

(1)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如果妈妈为B肝带原者且检查出HBsAg(+)HBeAg(+),则宝宝于出生24小时内,不论体重多少,均应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2)B型肝炎疫苗: 早产儿体重达2200公克时,打第一剂B型肝炎疫苗,隔一个月注射第二剂,隔5~6个月注射第三剂。

(3)卡介苗: 早产儿要等到体重大于2500公克,才注射卡介苗。

(4)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疫苗、小儿麻痹疫苗: 早产儿在出生后满2个月就可接种第一剂,满4个月及6个月各接种一剂,满18个月再追加一剂。注射计划若因故中断,只要相隔时间不超过6个月均视为有效,不必从头开始。

(5)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M.M.R)混合疫苗、日本脑炎疫苗: 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是在出生后15个月注射;日本脑炎则是出生后15个月注射第一剂,隔1~2周注射第二剂,隔1年注射第三剂。

接种预防针 呵护宝宝的第一道防线 Q 接种预防针时,需要帮宝宝携带哪些资料到场?

医师解答 李昭仪医师提醒各位爸爸妈妈,带宝宝接种预防针时,一定要记得备妥健保卡以及儿童健康手册,如果是第一次施打疫苗还要加带户口名簿登录资料。

早产儿的抵抗力比足月儿差,更须按时注射疫苗

Q 目前7岁以下的小朋友共给付7次健康检查服务,这样足以照顾孩子的发育健康吗?

医师解答 李医师表示,以往给付9次健康检查的次数比较密集,有时家长未能将全部的次数使用完,因此将次数微调减少为7次,时间间隔稍微拉长一点,但增加2次新增的检查,新增检查项目为「自闭症筛检」和「听语觉筛检」,分别在第5次及第7次健检中登录,自闭症(测社会性发展)、听语筛检(测语言发展)之发展筛检题项。细部的资料包括:第五次(1.5~2岁)听语(语言)筛检题项之「理解口头指示」、「肢体沟通」等2题;自闭症(社会)筛检题项之「分享有趣东西」、「物品取代玩具」等2题。第七次(3~7岁)听语(语言筛检题项之「理解口头指示」、「肢体沟通」、「清楚说话」、「辨认形状或颜色」等4题。

新增的项目有助于发展筛检与疑似发展迟缓儿童之转介,帮助有需要的孩子及早接受联合评估及疗育服务。

接种预防针 呵护宝宝的第一道防线 Q 哪些状况下建议必须暂缓施打疫苗?

医师解答 一般宝宝在接受预防注射前,会先询问家长宝宝最近的身体状况,之后再帮宝宝从头到脚检查一遍,看看宝宝有无喉咙红肿发炎、流鼻涕、皮肤过敏或是其他不舒服、有无发展遟缓或营养不良,量体温看宝宝有无发烧,再评估宝宝是否适合施打预防针。

发烧并非绝对禁止施打疫苗 有些家长会有刻版印象,认为只要宝宝感冒或发烧就不能打疫苗,事实上,发烧并不是施打疫苗的绝对禁忌,通常轻微的发烧或是一般的感冒,医师会评估状况,若是身体状态允许还是可以施打疫苗;但若宝宝正在发高烧,或是有类似肺炎、急性肝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方面等较严重的疾病,以及免疫能力不全和正在接受类似抗癌药物等特殊治疗者则不能施打疫苗。另外,若宝宝出现拉肚子的症状,则不适合接种口服小儿麻痹疫苗以及轮状病毒疫苗,因为这两种疫苗会经由拉肚子排出,怕疫苗会失去功效,所以等宝宝拉肚子症状好转再接种较佳。

日本脑炎疫苗最好单独施打 一般来说,死菌或死病毒制成的疫苗在施打时禁忌较少,而且可以多种疫苗混合施打,像是新型的五合一与六合一疫苗,都是多种疫苗混合成一剂施打;其他的死菌疫苗还有流感疫苗、注射型小儿麻痹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B型肝炎疫苗以及A型肝炎疫苗等,只要经过医师评估身体状况许可以及符合施打年龄,就可以施打。非活性疫苗中较特别的是日本脑炎疫苗,日本脑炎疫苗与部分疫苗例如五合一疫苗、B型肝炎疫苗等不能混在一起施打,所以日本脑炎疫苗最好单独施打,并与其他疫苗的施打日期间隔一个月,施打前一定要先询问医师。

活性疫苗的接种禁忌 相对于死菌疫苗,活性疫苗的接种禁忌就比较多,活性疫苗包括水痘、德国麻疹、麻疹、腮腺炎以及口服小儿麻痹疫苗等。要接种上述的活菌疫苗,就要注意宝宝有无下列的状况:若宝宝已经施打静脉注射高剂量的免疫球蛋白,就要等11月后才能施打上述疫苗;若是已施打肌肉注射的免疫球蛋白,则要等3个月后;若是宝宝有输血或是打血浆,则要等6个月后才能施打上述疫苗;此外,若宝宝正在使用高剂量的类固醇或是抗癌药物,则需要经过医师评估才能确定能否施打疫苗。多种活性疫苗是可以同时施打的,若是没有同时施打,分开打的话则要相隔1个月再打另一种活性疫苗。

接种疫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会产生保护力

接种预防针 呵护宝宝的第一道防线 Q 倘若暂缓施打,那还需要补打吗?应该在多久后补打?

医师解答 其实儿童健康手册中施打疫苗的时程只是建议时间,如果能按照时间施打是最佳状态,如果宝宝因病延迟了施打时间,家长也不需过于紧张,但该施打的疫苗还是需要施打完成,延迟后需要经过医师的评估,医师会视宝宝的健康状况告知家长要在何时补打。

Q 小朋友接种预防针以后,如果出现了哪些不适症状,应该要立即就医?

医师解答 打疫苗或多或少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有些人会在施打针剂的部位发生局部红肿、疼痛、硬块或瘀青,这些状况在一至两天内消失,有的也会出现轻微发烧的症状,也都会在一至两天内消失,但若是高烧持续不退,或是出现过敏反应,像是喘、头晕、心跳加速等状况就须马上就医。

Q :接种疫苗后,保护力会立即见效吗?接种疫苗是否代表终生免疫?

医师解答 接种疫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会产生保护力,一般来说需要两周以上才会出现保护力,但要产生足够的抗体则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一种疫苗是可以终生免疫的,一般死菌疫苗像是百日咳、麻疹、腮腺炎等约有5至10年的保护力,要增加保护效果需要再补打;另外像流感疫苗就大约有1年的保护力,时间到了需要再注射疫苗才能有保护效果。

接种预防针 呵护宝宝的第一道防线 Q :除了公费疫苗外,还有哪些自费疫苗也很重要,建议家长评估状况考虑带孩子接种?

医师解答 现行的公费疫苗虽然涵盖面已经广泛,像是近几年才纳入的肺炎链球菌,2至5岁的幼儿是免费施打,但是还是有一些疫苗需要自费,李昭仪医师认为,自费疫苗中以轮状病毒疫苗最需要施打,轮状病毒是一种得过就会在体内产生一些抗体的疾病,所以两岁以上的幼儿大多拥有抗体,被感染的症状会较轻微;但对于一岁以下抵抗力较弱的幼儿来说,轮状病毒引起的症状通常较为严重,所以建议一岁以下宝宝施打疫苗预防。目前台湾引进的轮状病毒疫苗有两种,一种是两剂口服疫苗,建议6个月以下的新生儿每剂间隔一至两个月将疫苗口服完成;另一种是三剂口服疫苗,建议8个月以下的新生儿每剂间隔一至两个月将疫苗口服完成。建议幼儿出生后一个半月就可以开始口服;至于一岁以上的幼儿并不建议服用,因为国外曾发生较大的小孩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疑似出现肠套叠状况。

除了轮状病毒疫苗之外,A型肝炎疫苗、子宫颈癌疫苗等也可选择性自费施打。A型肝炎疫苗1岁以上就可施打,共要接种2剂,2剂之间需间隔6个月;子宫颈癌疫苗9岁以上的女性就可施打。

李昭仪 学历:中国医药大学医学士 经历:中华民国新生儿专科医师、中华民国小儿科医学会专科医师 现任:光田综合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