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常见病叫“犯错恐惧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突然发现,重启写作的我,已经开心得停不下来了,原来我这么喜欢写字,可以说是到了嗜好写字的地步了。

我是一个喜欢新奇的人,很少怀旧,我都记不起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写作的,之前有段时间,还停下了写作的脚步,我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再写了,结果现在,却在这里天天码字,做了一回快乐的另一个自己。

过去,我害怕犯错,觉得犯错是一种很愚蠢的表现,于是,我努力表现得不会犯任何错,结果却是,犯了很多错,却不自知,甚至还自欺欺人了好长一段时间。

现在,我不担心犯错,因为我知道了犯错是必然,有时甚至不犯错才不自热,我努力找寻犯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发现了更好的自己,虽然依然会犯错,但是,更勇敢的自己。

犯错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了却不肯承认,甚至还误以为自己没有犯错,自欺欺人。

承认犯错,是比较艰难的。本能会告诉我们不要犯错,尽量避免犯错,因为我们都不想被人轻视,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

本质上,犯错不可避免,接受犯错,才是是避免不再持续犯错的开始,同样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认清事实的开始。

犯错没有什么大不了,只是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太在意表现出来的一面,我们希望别人看见完美的状态,甚至迷恋这种不真实的状态。

时间久了,我们就会得一种病——犯错恐惧症,我们小心翼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们不再犯错,同时,我们也不再成长。

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会犯错的,只是我们选择忽略这个事实,就像我在这里写作,会有很多错别字,也会有很多逻辑不通的地方,我就是在不断犯错。

大部分人现在依然认为,犯错就是愚蠢,智商低,情商低的表现。我们不喜欢犯错,我只喜欢完美的呈现我们不能掌控的东西。

对犯错有恐惧心理,怕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好,也是这种症状的表现之一,人们认为犯错了,就是没做好,以后也做不好了,于是再也不敢多迈一步,最后,只能是原地踏步不敢再尝试。

还有一种误区是,为了试错而试错,不基于事实研究观察。比如,车祸。有人说我不怕犯错,我乐于犯错,喜欢犯错,但是,车祸就是不能犯的错之一。

第一种误区,是陷入了单一的思考模式。一种非黑即白的思维。导致心态扭曲,不接受自己努力做了以后还会犯错,最后,就是固步自封。犯错只是一种外在评判标准,对于初学者很多动作做错或不会做,必然就是犯错,这毋庸置疑。

而对于车祸这种事,其实是,不能犯错的。一旦犯错生命消亡,自己也就无法再继续探寻这个世界了。

犯错也应该有一个限度,不能无限制的一直犯错下去,重复犯错,其实也是失去了宝贵的机会,浪费了时间。知道了是重复,就应该想办法改进,而不是一味的处于试错的阶段。

我认为——

犯错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收获反馈的好方法,犯错不可怕,只要找到我们犯错的原因,就是继续前进最好的养料。

同时,我们必须克服恐惧心理,不要怕犯错,犯错遇见别人的打击,要有自我恢复的办法。

但是有的犯错不能犯。强调说,车祸,这个错一犯,就再也没有改正的机会了。

只要我们发现犯错,接受后,及时修正,反思,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学习一项技能的犯错是必须的,帮助我们发现真实的能力,发现真实使我们持续进步的动力。

知道哪些时候会犯错,就能减轻恐惧心理,勇敢前行。

通过观察就能发现自己是否犯错的,不用亲身试错,要认清事实的严重后果。

不断修正错误,下次犯错有意识的规避,并不断不犯错,对思考本身就是一种行动检验,多好啊。

最近写作有点回潮现象,要克服,后面多写干货方法,多输入,少写心灵能砒霜了,转换,转换。

阅读原文: 原文地址点这里

持续践行,从每天完成一件事开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