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已有哪十一种少数民族文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8

不是11种,是24种。

中国现有56个民族,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等12个民族一直使用民族文字。居住在云南省的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 4种傣文。

西双版纳和附近孟连等地区使用傣仂文,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傣族地区和景谷、双江、耿马、镇康、沧源的一部分傣族地区使用傣哪文,德宏地区的瑞丽、潞西、遮放和澜沧、耿马部分地区的傣族使用傣绷文,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傣族使用金平傣文。

因为蒙古族使用两种蒙文,傣族使用4种傣文,回族和满族使用汉文,所以上述15个民族共使用17种文字。

壮族、白族和瑶族的群众中,有一部分人使用在汉字影响下分别创制的方块壮字(见壮文)、方块白文、方块瑶字。前面列举的15个民族的17种文字,加上后面这6个民族中一部分人使用的7种文字,共有21个民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到现在,使用着24种文字。

扩展资料

“过去,少数民族因为不会讲普通话而着急,现在,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会讲普通话,而本民族的东西却在慢慢丢失。应尽快、及时、实质性地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加以保护,如果再不保护,就来不及了。”全国两会上,来自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大代表图门语音急迫。

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不仅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方便本民族交流的工具。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族语言文字正面临着传承危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图门代表用了“抢救”一词。

“以前郭县为例,目前,在西部蒙古族聚居乡镇中,会说本民族语言的群众已经不到30%,蒙古族青少年学生中更是不到20%。”图门代表忧心地说,经济社会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由于这些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核心区范围较小,存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身能力较弱,文化遗产保护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经验可循。

为了促进蒙古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和保护,2017年,前郭县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对纯蒙语授课的学生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全程免费教育,并在县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拿出210万元,给每名学生每年补助6000元,用于鼓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教育。

可喜的是,这项政策实施当年,全县蒙古族学生入学率就提高了14%,一些在前郭县以外上学的学生也出现了“回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民族文字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抢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