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瑞·达利欧,桥水基金创始人,“投资界的乔布斯”。他曾经入选《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
现在桥水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达到了1600亿美元,换算过来差不多有一万亿人民币,是世界上当前资产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
达利欧本人被称为“对冲基金教父”。

达利欧在书中分享了他4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原则。大大小小的原则加起来有几百条,内容涵盖为人处世和公司管理两大方面,浓缩了达利欧的人生智慧和管理哲学。

第一,达利欧的生活原则:用绝对理性的态度去认识这个世界;
第二,达利欧的工作原则:把原则当做工作的基础,在工作中以优秀想法至上的原则进行决策;
第三,如何制定属于你自己的原则。

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中,达利欧建议人们有意识地拒绝自己用动物性的一面去思考和行动,在生活中保持极度开放的认知态度,摒弃自负和不必要的自尊心,从而认清事实和真相。对待生活要有科学家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

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只是约70亿人类中的一员,而人类又只是地球上约1000万物种中的一个。地球只是银河系约1000亿颗行星中的一个,而全宇宙有约2万亿个星系。人的寿命只是人类历史的约3000分之一,而人类历史又只是地球历史的2万分之一。换言之,我们渺小、短命得不可思议,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其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失败,就说明你没有努力突破极限,而如果你不努力突破极限,你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努力突破极限有时失败有时成功,但都能带来好处。

成功的关键在于,既知道如何努力追求很多东西,也知道如何正确地失败。

人生路上你肯定会经历痛苦的失败。你需要认识到,失败既能化为动力,驱动你的个人进化,也能毁掉你,这取决于你如何应对失败。你的态度是什么样子,将由你自己决定。

惨痛失败,给人教训,正是这些教训最终帮助成功者走向成功。史蒂夫·乔布斯在回顾1985年其被苹果解雇的经历时说:“那是一剂苦药,但我猜患者需要它。有时生活会给你当头一棒。不要失去信念。我确信推动我不断向前的唯一动力,是我喜欢我做的事。”

“痛苦+反思=进步”。换句话说,感受到痛苦是个重要的信号,说明有教训可以吸取。如果你能很好地反思痛苦,你就总能学到重要的东西。

没有人能把一切都做好。

想象一下,如果让爱因斯坦加入篮球队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爱因斯坦运球和投篮做得不好,队友会看不起他吗?他应该为此感到耻辱吗?

想想爱因斯坦会在多少领域无法胜任。

再想想即使在那个他独步全球的领域,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才变得如此优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短板,要认识自己,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然后发光、发热。

达利欧介绍了一种在桥水基金内部实行的一套决策机制,叫“优秀想法至上”原则。在这个机制中,公司的决策决定于最合理、最科学的方法,而不是职位层次高级。并且,公司使用“可信度加权决策法”来保证这个原则得以实现。而为了让公司具备实现“优秀想法至上”原则的可能,达利欧在公司里施行了“极度透明和极度真实”的原则。

达利欧说,他能够成功的唯一途径将是:
1.找到与我观点不同的最聪明的人,以便自己能够努力理解他们的推理。
2.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不能有明确的意见,不急于下结论。
3.逐步归纳永恒和普适的原则,对其进行测试,将其系统化。
4.通过平衡风险来保持较大的回报,并降低下行波动。

我们在工作中,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者,都需要把自己这个个体当作一家公司去经营,即,你在公司,你和公司的关系的合作关系。不论别人怎么看,你要这样认为。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经常做计划、总结、复盘、持续改进。看似成功者应对很轻松,实则是人家这样反复又刻意训练很久的结果,最后磨砺成下意识的习惯和能力。

做计划的功夫永远不能省,磨刀不误砍柴工。越忙越乱,越乱越忙,很多人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而不自知。做计划就是让我们从琐碎事物中抽身出来,站在更高的纬度规划全局,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应具备这样的能力,更好地管理自己手头上的任务,分轻重缓急地去做事,有方法地做事,才能避免很忙却没有忙对地方,最终没有产出。

很多人面对铺天盖地的任务会感到无所适从。相比之下,成功者却能从琐碎事务中抽身出来站在高处,观察整个事情的原因和结果。这种高层面的视角能让他们像机器一样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了解哪些人、哪些事能做好,哪些人、哪些事不能干好,以及怎样把人组合起来形成最佳的工作成果。

职场中,无论现在我们处在什么阶段,都要努力培养我们的决策能力。培养自己具备高层面的视角。格局要大,才能不被琐事缠绕,达到处事不惊、遇事不乱。

如果事情出了岔子,你必须写入日志,写明其严重程度,并写清楚谁为此负责。如果一个错误发生,记入日志,你就没事;如果没有记,你就会有大麻烦。

通过这种方法,问题会被呈送到管理者面前,这比管理者不得不把问题找出来要好得多。

管理工具在促使人们采用正确的行为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认识引导达利欧创造了不少其他工具。

作为一家有1500人的公司,但是不同机构所遵循的原则都是一样的,桥水基本框架如图:

原则是根本性的真理,它构成了行动的基础,通过行动让你实现生命中的愿望。原则可以不断地被应用于类似的情况,以帮助你实现目标。

我们对于达利欧的这些原则,不一定要照单全收。达利欧说,真正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原则。你只有从自己的错误中不断反思,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原则,成为一个所谓“专业的犯错者”,让每一次错误都为你所用,最后用自己的原则体系来驱动你的人生,用理性来对抗世界的复杂。

用五步流程实现 你的人生愿望。这五步大概是:
1.有明确的目标。
2.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
3.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4.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
5.做一切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些方案,实现成果。

达利欧说,“不管我一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无知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怎么做。我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是它帮助我发现真相是什么,并据此如何行动。”

达利欧很想知道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史蒂夫·乔布斯、温斯顿·丘吉尔、列奥纳多·达·芬奇等人奉行的原则是什么,这样我就能弄明白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实现目标的,并对他们的不同做法进行比较。

当然,我们没有那些牛人们厉害,但是也要根据经验,反思。复盘,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原则。

该书是作者一辈子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原则这本书对很多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原书由比尔盖茨做序,可见本书非同一般。

我们应该多读这样的好书。读好书,就是和作者交流。

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便可以做得更好,看得更远。

2020.07.02 22:26
上海 罗山二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