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邪才有病 治病当攻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3
有病为有邪,为偏,为气血不通。治疗的目的就是攻以祛邪,以矫偏,使血气流通。
通行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多论虚、实。虚有虚邪,实有实邪,都可以导致气血不通,故虚实的分辨只是讨论人与病的状态,不能对于治疗起到直接指导作用。故讨论邪与正更有意义,有邪才有病,治病当攻邪。
攻邪需要以正不虚为前提,正虚则需调整或者静候,这就是攻邪的时机问题。攻邪需要适可而止,过则得不偿失,这就是攻邪的度的问题。
张介宾《类经》中指出:「药以治病,以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吴鞠通在《医医病书·论药不论病论》和《温病条辨·解儿难·万物各有偏胜论》中也都提到「天下无不偏之药,无不偏之病。医者原以药之偏,矫病之偏。如对症,毒药亦仙丹;不对症,谷食皆毒药。」「用药治病者,用偏以矫其偏……无好尚,无畏忌,惟病是从」。笔者临证体会,凡病皆有邪,有邪为人之偏,治疗为以药之偏矫人之偏。药有偏性强弱之分,病有偏邪微甚之异。百病皆可攻邪,区别只在使用的时机和度的不同。
虚实不足凭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这给后世谈邪正虚实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但其讲实的时候单从邪气角度,讲虚的时候单从正气角度,这样讲不全面。从邪、正两方面来重新看待这个问题,会出现虚实不能概括的内涵:正气弱,邪气也弱,则相持,病不能算轻;正气弱,邪气盛,则病重而无力表现于外;正气强,邪气弱,则可「勇者气行则已」(《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易治或可「不治而愈」;正气强,邪气盛,则正邪交争而症状激烈,病不能算重。这样的分辨,较之虚实更有意义,更利于指导临床。
治病当攻邪
人体有邪,其前提是正气的虚。只有虚,才会有外邪侵入,才会有内邪滋生,这可能就是《内经》「虚邪」的含义所在。可以说虚是病的前提,而不是病本身。到病已形成时,其要还在于邪。因此许叔微在《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后,补充了一句「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治疗时不仅要审病求因,更要治病求本。病之本即为「邪「。不仅在「正气强,邪气盛」和「正气强,邪气弱」的时候要攻邪。即使在「正气弱,邪气盛」和「正气弱,邪气弱」,也要把攻邪时刻记心头。
正气不足的时候,不能蛮攻,需要讲究策略,先辅助正气,但是这些都只是在为攻邪创造条件。一旦条件允许,攻邪势在必行。《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云:「其盛,可待衰而已。」也是在讲攻邪的时机问题,邪气猖盛之时,不要勉强施治,以防邪不除而反毁伤正气;待邪势较衰,正气有所复,攻邪才可获得满意疗效。易水学派之「真气实,胃气强,积自消」当是「待衰」的一种特例。
《医旨绪余》认为「人之受病,如寇入国」。在人体正气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强攻夺势,截断传变」,以最小的伤正为代价除邪气。在正气不允许的时候,可以战略防守,养精蓄锐,等待时机,但攻邪之志须臾不可忘。
关于攻与补
以攻邪著称的医学大家张从正有一个著名的论点——「治病当论药攻,养生当论食补。」这便将攻邪论置于对于攻、补的准确定位基础之上,于是可立于不败。
张从正并非不知补,不用补。而是在强调不需要补的时候一定不可补,强调医者在面对「病」的时候,一定要以「攻邪」为己任;而对于「病」的载体「人」,却要以「补」为主。笔者根据后世用食物也可攻邪(如倒仓法),和子和自身也用补药的实践,将上述论点扩充为「治病当论攻,养生当论补」。攻补是针对邪正提出来的治则,较之针对虚实提出来的补虚泻实,语意更准确,更具有指导治疗的普遍意义。
张从正论补颇具特色:首先他认为攻邪适可而止即为补,这是符合《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之宗旨的。其次,他明确提出「药攻「与「食补」适用范围不同。药物之功在治病,各种药物无不具有一定的毒性,久服之后,虽细微之毒亦能在体内蓄积而成「药邪」,进而损伤人体的正气。「凡药皆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人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所以「凡精血不足,当补之以食,大忌有毒之药」。主张「病蠲之后,莫若以五谷养之,五果助之,五畜益之,五菜充之」。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张氏在大力提倡攻邪的同时,也理性地指出「『岂有虚者不可补之理」,「予未尝以此法(攻)遂弃众法,各相其病之所宜而用之」,他只是反对滥用补药。当时庸医温补成风,为力矫时弊,故其用补十分谨慎,认为「惟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始可议补」。《儒门事亲》中也记载了许多用补药的病证,如治《内经》所说的「脉细、皮寒、气少、泄痢前后、饮食不入」的「五虚证」,明确指出「一补足矣」;「若十二经脉败甚……止宜调养,温以和之」;「雀目,不能夜视及内瘴」是肝血虚少,「止宜补肝养肾」;治饮用「黄芪、茯苓」「补下渗湿」以「收后」等。在具体方药上,治肾阳不足,「虚损无力,补之以无比山药丸」。治肾阴虚亏用「加减八味丸、当归饮子」。他补虚常用「药之气味厚者,直趋于下而气力不衰也」,重视厚味填补下元;「补虚损」用天真丸,以胎衣之类血肉之品填补真阴;「乌髭驻颜,明目延年」用不老丹,以何首乌为主补养精血。
看来子和强调攻邪只为纠偏。在当今时代,医者、病者都以攻邪为畏途,喜补之风造就了很多需「攻邪」者,故重读子和攻邪论,提倡子和攻邪法是很有必要的。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据此,张子和提出攻邪论,推崇君子「贵流不贵滞」,主张人「以血气流通为贵」。笔者据子和之论提出:有病为有邪,为偏,为气血不通。治疗的目的就是攻以祛邪,以矫偏,使「血气流通」。通行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多论虚、实。虚有虚邪,实有实邪,都可以导致气血不通,故虚实的分辨只是讨论人与病的状态,不能对于治疗起到直接指导作用。故讨论邪与正更有意义,有邪才有病,治病当攻邪。攻邪需要以正不虚为前提,正虚则需调整或者静候,这就是攻邪的时机问题。攻邪需要适可而止,过则得不偿失,这就是攻邪的度的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