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为种珊瑚学潜水,再造一片海底“塞罕坝”有多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说到珊瑚,脑海中呈现出的画面应该是:

但是近年来,它们之中的许多渐渐不再美丽,变成了白色……

随着地球海洋环境恶化,珊瑚白化日趋严重,珊瑚如果白化严重,最终会因为缺乏营养供应而死亡,进而导致珊瑚礁的退化甚至消失,生态会因此而受到极大影响。

珊瑚世界原本的样子

珊瑚是一种低等腔肠动物,看起来像树枝的部分其实是“触手”——珊瑚虫,老的珊瑚虫死去,新的珊瑚虫又在碳酸钙沉积物上诞生,这样代代相传,最终形成了巨大的珊瑚礁或者珊瑚岛。

珊瑚为什么有颜色?因为它们与藻类共生。例如,造礁珊瑚常共生着一类微小的、具有黄棕色色素的单细胞原生生物,俗称“虫黄藻”,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宿主细胞提供光合产物,而宿主为共生藻提供无机养料。

珊瑚为近30%的海洋物种提供生活环境,这使得珊瑚礁成为地球上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且全球有5亿人直接依赖珊瑚礁生态系统生活。

而当海洋环境改变,比如海水变暖、环境恶化,虫黄藻会被迫离开宿主珊瑚,最终, 人们看到的珊瑚白化,就是它们的碳酸骨骼。

在全球珊瑚遭受到这一厄运时,我国的珊瑚也没有幸免。

有一位珊瑚科研人,她和她的研究团队20年间走遍了中国整个珊瑚礁,她就是在南海种珊瑚的科学家黄晖。从福建到西沙南沙,他们见证了珊瑚礁十多年来的变迁。

我国的珊瑚现在是什么状况?

“近岸的珊瑚消 失了80% ,离岛珊瑚礁的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就像森林覆盖率一样,从50%、60%下降到现在的10%—15%。”黄晖说。

成为会潜水的科学家

珊瑚长在大海之中,这就意味着想要研究它,必须学会潜水。

黄晖说:“到我们团队来,不管是学生还是到团队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去学潜水,拿到潜水证。我们都要会潜水,我们要到第一线工作,才能拿到最一线的数据。”

黄晖要与队员们乘坐渔船前往下水点。早期租用渔船时,渔民因为封建思想排斥女性上船,甚至不理睬黄晖,宁愿和她的副手交流。时间久了,渔民看到黄晖屡次克服不便,坚持出海、下潜,对她的态度大为改观。

“晕船,生不如死。”黄晖不仅要忍受晕船带来的痛苦,还要穿戴上让她站起来都吃力的30多斤的潜水装备。

下潜过程中,海水依旧涌动不止,“在水里也会呕吐,吐一下,再咬住呼吸嘴。”黄晖笑着说,“我常对学生说, 热爱这一行,下潜就是一种乐趣 ,否则就会很辛苦。所以,还是热爱吧。”

黄晖依然记得2002年在南海第一次下水,看到密密麻麻的珊瑚,其间遍布鱼、龙虾、海参和海胆。“那景象真是震撼,让人激动。”如今,这一景象正在慢慢消失。

科学家在海底研究

看着珊瑚礁不断退化,科学家提出, 为什么不能像植树造林一样在海底播种插条 ,为珊瑚礁大面积拓展生存空间?

为了修复以及种植珊瑚,黄晖开始研究繁殖生物学,研究珊瑚如何产卵,观察发育的幼虫如何附着……

她与团队尝试了多种修复手段:收集浮浪幼子上岸进行有性繁殖培育,再放流回海底;在海底钉好架子,将珊瑚用绳子绑在架子上,形成珊瑚树;拉起网格,把珊瑚种在浮床上。

在海底种珊瑚与陆地植树造林很像,要有苗种、建苗圃。例如制成树型苗圃,这是跟国外专家学的技术。黄晖曾在一场演讲中说:“刚开始搞科研都是这样,我们比别人落后, 必须承认落后,但是我们一直在不停地追赶 。”

珊瑚可以进行无性和有性繁殖。为了研究珊瑚的繁育状况,在珊瑚繁殖的季节,晚上九十点钟还要潜在海底收集珊瑚卵。“因为它在海里的存活率是很低的。我们把它带到岸上,培育很多幼体,然后再放流,这也是一种修复手段。”黄晖说。

种出一片珊瑚林

“我们的目标是恢复整个珊瑚礁生态系统,所以不仅仅要种珊瑚,还要培育整个生态系统中海藻、海草、贝类等其他生物,让它们和谐共生。”黄晖说。

与陆地植树造林相比,海底种珊瑚更加艰难。“我们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如何避免种下的珊瑚不被人力和台风破坏。刚从苗圃移植到海床的珊瑚不稳固,台风是很大的威胁。”黄晖说。

研究助理杨剑辉说:“晚上在水里作业有可能会碰到有毒的生物,很危险。如果碰到要马上上船,采取紧急措施。”

另外,水下作业工作量大,成本高。科学家在珊瑚种植成活的基础上,还要想办法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如今,他们用了十几年时间, 在中国南海海底种植了十万平方米珊瑚

珊瑚礁生长缓慢,最快的鹿角珊瑚一年大约能长十厘米,有的品种一年不到一厘米。要想种出大面积的海底森林,恐怕还要等待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光。

这是一项科研,更是一个辛苦的劳作,而对于珊瑚来说,这更加是一段缓慢的“康复期”。未来,科学家希望能够推广“海洋牧场”的概念,通过修复珊瑚,恢复海洋生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