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顶嘴,不尊重爸妈?这六招教你树立「温柔权威」的爸妈形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1

有位妈妈留言:

我家孩子十岁了,最近突然变得爱顶嘴了。 无论我们说什么,他总喜欢对着干,一看就是故意的。

比如,让他写作业, 他就说大脑需要休息,必须先玩会ipad放松; 让他学特长班,他就说负担太重会压抑他的天性; 就连让他吃饭换衣服这些小事,他也能怼你两句。

要是有什么事情是我们疏忽了, 那更不得了,都敢反过来来训斥我们。

我稍微说他两句,我婆婆还不干, 和我说什么这说明孩子聪明啊、胆子大啊、有主见啊。

有了奶奶撑腰, 我儿子就更变本加厉了。

我真担心他哪天真变成“熊孩子”,该怎么办呢?

曾做过一项调查, “孩子慢慢长大以后,你最讨厌孩子的什么行为?”

超过75%的父母选择了“顶嘴”。

你叫他往东,他偏往西; 你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他一大堆理由等着你; 你用长远眼光替他规划人生,但在他那里,这是在侵犯他的人生。

更不得了的是, 现在还有很多标题类似于《孩子顶撞了我,我心里乐开了花》、 《孩子听话,是父母最大的失败》的文章, 认为孩子顶嘴是有了独立意识的表现, 应该值得肯定与鼓励。

我曾看到过一篇文章写, 一个女儿在大吼大叫、甚至威胁父母要报警之后, 爸爸喜滋滋地说: 她敢跟我们叫板,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还想到要打110维权, 说明女儿脑子很清楚,这样她到了外面也不会轻易被人欺负。

不知道这位爸爸是怎样的乐天派, 被如此顶撞后还能这样自我安慰。

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管教孩子的“度”在哪里。

想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来看看, 孩子顶撞父母的原因是什么。 ​ ​​​​​​ 2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心理学家认为, 孩子顶嘴是源自无助和困惑。

孩子从2岁以后, 开始有了独立意识, 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

他们渐渐觉得自己是大人了, 希望受到家长、老师的重视,将他当大人看待。

所以, 当爸妈告诉孩子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 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却又无力反抗, 恼怒之中不自觉地用回嘴来找寻一种心理平衡。

换句话说, 孩子顶嘴,真心不是刻意惹父母生气。

他们就是想通过顶嘴、频繁抗拒父母的要求, 来重塑亲子关系的边界, 伸张自己的个人权利,获取独立的生活。

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诉求。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任由孩子顶撞父母,是可取的。

如果孩子在家里没有学会如何尊重别人、如何遵守规则, 那么将来长大后,他们只能在社会上通过更加惨痛的方式来明白这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3 当孩子有了独立意识后, 很多家长都知道要重视孩子感受, 多了解孩子的想法,采取商量的方式平等与孩子交流。

而且,家长也会鼓励孩子, 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要独立自主。

这些都没有错。

但是,当我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时,会发生什么呢?

有些孩子确实按照家长的期望, 逐渐成熟起来,做事也更加自信、果敢。

但有些孩子, 却越走越偏。

他们并没有变得独立, 相反,还更加蛮横、无礼、情绪化, 经常顶撞父母还有恃无恐。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答案就藏在父母的教养方式里。

一味宽容大度并不能让孩子快速成长。

如果你想重新树立自己的权威, 让孩子更加懂事听话, 以下几个建议请收藏。

首先, 给孩子他们需要的东西, 而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

有些家长很享受买给孩子礼物时, 心理上的满足感。

也有些家长, 面对孩子的哭闹乞求,总会心软。

时不时给孩子一些礼物是好事, 但如果没有节制则利大于弊。

当孩子总是轻而易举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 他们就会把这看做理所当然。

他们不会感恩父母, 只会想要更多。

所以,适量的、有意义的礼物和奖励, 才能让孩子明白生活的真谛、也会更加理解父母的不易、尊重父母的付出。

第二,对孩子的无礼行为“零容忍”。

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咨询师, 我经常会因孩子对家长粗鲁无礼感到震惊。

他们会声嘶力竭的叫喊、不停咒骂他们的父母, 甚至有时拳脚相加。

当父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任由孩子胡闹,整个家庭都会不得安宁。

也许家长以为自己的宽容就是“平等”,有益于亲子沟通。

但恰恰相反,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喜欢这种过度宽容、毫无底线的家长, 也不会对家长有任何的尊敬和亲密感。

当他们对着父母颐指气使、粗鲁无礼时, 内心实际充满了自卑、焦虑、抑郁。

而且很可能, 他们连可倾诉的朋友都没有, 所以只能发泄在家里。

所以, 当你的孩子经常冲撞你时, 不要再惯着。

让他马上停止这样的行为。

对不尊敬的行为坚定地采取“零容忍”措施, 让家庭环境重新回到“相互尊重”上。

第三,别做“万能父母”。

“万能父母”是最敬业的父母, 他们愿意为孩子解决所有问题,充当超级英雄。

但是, 这种无法忍受看到孩子受挫、 恨不得每分每秒都保护孩子的心理, 很可能害了孩子。

他们的做法, 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机会, 让他们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无法成为独立的个体。

当孩子知道任何问题都会有父母帮他们解决时, 也会养成颐指气使、呼来喝去的坏习惯。

所以,培养孩子的“逆商”很重要, 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困难需要自己努力解决, 这才会让孩子成长起来。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适当时机给予帮助即可。

千万别只想着当“救世主”, 救得了孩子一时,救不了孩子一世。

第四,鼓励孩子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目标。

一味顺从和宠爱孩子会剥夺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自发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 才能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

鼓励孩子自己去争取。

帮助他们建立目标, 并制定计划向这个目标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会培养出独立性, 并明白努力的重要性。

第五,别害怕不受孩子欢迎。

想当好家长, 就意味着你需要时不时地扮演“黑脸”, 做一些孩子并不喜欢的决定。

如果你为了避免孩子不开心就一味妥协退让, 那么孩子就会以为只要发脾气哭闹就可以为所欲为, 那他们接下来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所以,坚定一点, 不要害怕惹孩子不高兴。

他将来会明白你的苦心, 并更加尊重你。

最后, 守护好自己的权威。

做好父母, 需要领导力。

建立一个和孩子相互尊重的家庭环境。

如果孩子的想法是正确的, 认真倾听并给他足够的空间去发挥; 如果不正确,当机立断让他停止。

你对自己的决定越自信, 你的孩子就会越尊重你。

他们也会以你为榜样, 学习你的决断和果敢, 并因此变得更加自信。

当孩子开始顶撞父母时, 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树立自己的权威。

一个运行良好的家庭里, 孩子一定是尊敬父母的, 而父母也是会耐心、认真教导孩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