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徽皖江有5个地级市,这些地级市对安徽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皖江是指长江流经安徽的河段,皖江共流经安徽的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五个城市。目前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大部分都分布在沿海与沿江地区,而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也有很多发达城市分布在长江流域,比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安徽的皖江5市在安徽的经济版图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2018年芜湖、马鞍山、安庆的经济规模位居全省2 4位,而铜陵与池州表现稍差,它们的GDP总和达到了9021.53亿元,占到了全省的29.6%。从发展水平上看,芜湖、马鞍山、铜陵的人均GDP都位居全省前列,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安庆与池州表现稍差,人均GDP只有4万多元。

芜湖安徽省双核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创客之城,经济较为发达,芜湖港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马鞍山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尤其是它的钢铁产量非常发达,有“钢城”的别称;安庆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铜陵以铜而兴,铜工业发达,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而池州素以生态闻名,有“天然氧吧”之称,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总之,希望这几座城市未来发展得越来越好!

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是安徽沿江的五个地级市。要知道,人类最适宜居住的环境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而铜陵和马鞍山的铜铁矿资源,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发掘,许多出土的春秋大鼎都是从铜都选矿冶炼后,直接从青戈江和长江水路连通古楚国都寿州而被楚王用作祭点。池州唐代时建有府治,杜牧任郡守时清明时节游历杏花村时,留下了哙炙人口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外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那时的战略位置比现在的南京要显赫得多。"吴头楚尾"战略位置的安庆,南宋1727年由黄干筑城,那时是扼临安(今杭州)的门户,清初,逐步随着江南行省析分出江苏和安徽后,做为安徽府治所在地的安庆,经济战略地位扶摇直上,清早期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历经康、雍、乾三朝,为家乡安庆的腾飞争得了话语权,清末期因慈禧随其父在安庆候补道员,度过了她的少女时代,待到垂帘听政时也是政策倾斜,中国的第一台蒸汽轮船,第一个兵工厂,第一部电话,彼时的安庆俨然现在的深圳,利用优越的长江水运,形成了安徽经济的桥头堡作用。芜湖在明清时就形成了中国四大米市之一,富庶甲于天下,西方通过鸦片战争坚船利炮,虽然强行被划入通商口岸,但不可否认,商业的流通直接提高了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地位。

这一切依靠的都是长江黄金水道,它上连渝鄂赣,下通苏浙沪,因为水运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所以这种经济枢纽密不可分。现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经济带就是这种布局。可因为解放后安徽省会由安庆易迁到合肥,这种联系因为"集全省之力打造合肥经济圈"的政策嘎然而止,长江五市在资金和政策上完全陷入了被动:马鞍山和铜陵矿资源接近枯竭,急需要新兴行业的代替和支撑;池州山青水秀景色怡人,单一个平天湖就是西湖的1.5倍,一座明万历的清溪古塔美仑美奂,和市中心的伯牙塔交相辉映,光人文 旅游 资源就发掘不尽,但因为开发资金和人才所限,相比于邻近的黄山和九华山 旅游 ,就只能望而兴叹。而合肥地区的发臭味的巢湖,不要门票但乱宰客的三河,甚至一个葡萄农庄大圩子也评个四级景区,这些浪费的行政资源,只能让别人徒叹奈何了。安庆从五十年代被划入全国重点化工城市,市中心石化厂的大烟囱也是全国唯一,从那时起,就注定了一个"城殇"时代的开始,而且远还没有看到结束的迹象。

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是安徽沿江五市。也是长江黄金水道,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经济发达之地。安庆是百年省会城市,池州是千载诗人地,铜陵有铜都之称,矿产资源丰富,芜湖是港口明珠城市,轻工业发达,马鞍山钢铁产业声誉全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安徽重视发展农业,忽视了轻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些市凭自身力量发展,城市建设经济比淮北城市强。五市除安庆池州两市经济略差外,其它三市领先于安徽其它市。(合肥除外)。安徽有三个区域十六市,沿江五市只能给自己造血,对全省经济发展起不了多大作用。如果安徽省前些年,走江苏模式,先发展皖南经济再引领淮北致富,这样可使安徽经济迅速发展。可安徽经济不行,近些年倾力发展省会合肥,其它市靠自身发展,沿江五市只有凭自身力量发展自己,在安徽首屈一指,与苏北徐州连云港宿迁比经济还是算落后!



我们参考江苏省发展模式;因为苏皖都是长江下游流域,江苏沿江有八大城市:南京,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其经济体量占全省80%左右,沿江还培养出10个全国百强县,是长江造就了我国最富庶的长三角区域。

说明长江是经济的发动机。反观我们安徽省沿江五个城市。只有芜湖是全国百强市,其实也是我省重点打造的双核城市之一,而拿到江苏只能和淮安去比效了。不是我妄自菲薄,苏皖差距太大了。如何提高皖江城市群的竞争力,尤其是重中之重。

安徽未来经济增长点在皖北和皖江。先说安庆作为曾经“长江五虎”之一,如今日落渐下。很多说安庆自从省会被拿走了,就衰落了,这是事实不假。但安庆有自己的问题,也是主要原因。首先城市定位不清楚,应该主动跨江向东发展,与铜陵,池州一起打造皖江都市圈,抱团取暖,减少被合肥虹吸。在教育, 旅游 资源,医疗等方面融入共享,确立安徽省第三大城市的地位,不须要去抱怨 历史 问题。

还有马鞍山,池州,铜陵三个城市,都是共同的问题,人口少,体量小,发展空间有限,那么未来如何发展?我以为迫在眉睫是合并;一个安徽省六千多万人却有16个地级市,对比江苏13个市,山东16市,浙江11个市,行政划分不太合理。

铜陵和池州合并最可行, 历史 上铜陵隶属池州府管辖,两地在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基本一样,不存在隔阂。合并后铜陵以工业基地为主,池州全境发展生态 旅游 。这样在省里有话语权,否则都是小城市,渐行渐远被边缘化了。马鞍山未来也可能合并,但其地理位置很特殊,归属问题不好判断。

皖江五市可通过整合,找到各自的发展方向,必能迅速发展起来,为安徽省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一起为安徽加油!

安庆石化厂对安庆人身体有害,对安庆税收有利巳成为事实。全国唯一一座大型化工企业和城市混合一体相依为命,大观区房价要比迎江区宜秀区低,而且靠近石化厂旁边,居住人家都想搬迁新的地方,说明人们环保意识提高到新的高度。安庆人居住环境在东部新城迎江区,房地产开发带来房价上涨均价毛坯房在九千元以上每平方米,中央城集中建设,有利迎江区商业、医院、 体育 场馆、中小学发展,东热西冷逐步加快,上班在大观区工厂西边,住在迎江区新城东边,两点距离进一步扩大。城市交通道路建设需要重规划建设,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安徽长江五市地理位置,马鞍山、芜湖、铜陵都有跨江区域,池州

、安庆隔江。所以安庆落后也离不开人为因素造成,区域规划是否科学,要用实践过程中来检验科学性划分。

安徽皖江有5个地级市,这么多城市是不是不利于安徽的发展这样的问题是个伪命题。

从安徽省地图上来看,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和池州是皖江五市。

这5座城市2017年在安徽省经济板块上的情况是这样的芜湖、马鞍山、安庆在安徽省城市排名上分列2-4位,铜陵和池州表现稍差,但也不至于拖累了安徽的发展。

此外,如果说皖江设立五个地级市太多,影响了安徽经济发展。那么看一下安徽的邻省——江苏省。扬子江沿岸依次分布着八个地级市,但经济发展水平在全世界范围来说都属于可圈可点的。

安庆不迁走石化厂永远没有前途!这也是绝大多数出门在外的安庆人不愿再回安庆的根本原因,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的寿命!

安徽皖江指的是长江流域流经安徽省内的五个城市分别是: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这五个地级市。

安庆市中国传统黄梅戏之乡,曾经做过安徽的省会城市,“皖”字的由来起源于安庆。景点众多,是安徽省经济来源的重要之地。

池州市环境优美,水系发达,有著名的九华山风景区。安徽省 旅游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

铜陵市是安徽的“古铜都”,是青铜文化的发祥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组成之一,是长三角洲城市群之一,经济体量也是安徽省不可或缺的。

安徽省第二大城市,经济体量全省第二,合肥都市圈成员,对安徽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业。有着多个国家级战略之地,也提速着安徽的发展。

安徽经济体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南京都市圈成员,也是推进长江经济的重要之地。

这些城市的发展对安徽省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因素,大大增加了安徽的经济体量。

安徽作为横跨长江的省份,城市经济发展自然要利用好这一黄金水道! 其中沿长江自东向西一字排开五个城市分别市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和安庆。这些城市有的 历史 悠久,有的资源丰富,有的兴于港口,各具特色,宛如一串明珠点缀在黄金水道上。

马鞍山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同样是港口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

芜湖别号江城,安徽双核城市经济仅此于省会合肥,长江第五大港口城市。上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综合枢纽,发展潜力巨大。

铜陵中国古铜都,矿产资源丰富。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

池州别名贵池、秋浦,安徽省辖市,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同样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 旅游 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 旅游 资源丰富。

安庆曾经的省会城市,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

全省经济排名芜湖作为双核城市排名第二,安庆,马鞍山排名前列,铜陵,池州因为人口基数小,所以经济体量小。铜陵人均水平高,池州 旅游 资源丰富,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这些城市作为皖江城市带的一部分,作为安徽发展的精华区域,对融入长三角经济带起到“承东启西”的关键作用。 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 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生态环境优化, 社会 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带动安徽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什么你们家有五口人,这些人对你们家发展起什么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