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太久,只是因为对男人“要求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6-23

说实话,我并不赞同女生因为年龄大了,又没有找到男朋友,就随便降低对男朋友的标准。

我知道有一小部分女生可能真的不太有和男人相处的经验,甚至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男人,可能会提出一些天马行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来——比如我就见过一个女生,要求自己的男朋友“情商一定要高,要懂得我的心思,会包容我,还要很专一,恋爱次数不能多过三次,也不能有亲密的女性朋友”……

这种前后完全矛盾的标准,的确是应该调整一下。

但除此之外,大部分女生的择偶标准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随着她们逐渐年长,很多无关紧要的标准都已经被她们自己过滤掉了,仅剩下的那几条标准,往往真的都是她们非常在意,难以妥协的。

如果连这点坚持都要逼着她们一退再退,将就着和一个人走入婚姻,结了婚才发现两个人生活习惯也不匹配,聊天也聊不到一块去,消费水平天壤之别,连两个原生家庭都合不来……

这不仅是对她们这么多年孤独的不尊重,也是对她们婚后生活严重的不负责任。

另一个事实是,很多时候,有一定的硬性标准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可以帮助你迅速筛选到你的目标群体。

举个例子,“我想找个好男人结婚”,这是一句非常空泛,接近于口号的话——什么是好男人?上哪里去找?找到了怎么接近?怎么发展到结婚?这些都没有得到解答。

没有具体操作步骤的目标,往往永远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但是,“我想找个经济基础不错的男人结婚”就不一样了——你可以关注各大公司的高管或者核心技术人员,也可以盯上北上广有两套房的土著或者精英,还可以赌一把去找个你觉得靠谱的创业青年……你的目标是细化的,你的行为也就变得有的放矢了许多。

所以,如果你希望男朋友年薪五十万,就别轻易和年薪十万的凑合;如果你希望男朋友有八块腹肌,就别轻易对大腹便便的油腻男妥协;如果你希望男朋友浪漫有情调,就别随便选择了只懂柴米油盐的经济适用男……

“降低标准”,不是为了让你委屈自己的心。

但是有一种女生的“标准”,很容易让人觉得特别为难:

“我想找个有感觉,聊得来的。”

这个标准有问题吗?当然没有。

所谓的“有感觉”和“聊得来”,就是LAS模型里“氛围”和“共鸣”方面的体现,是两个人之间能否产生“爱意”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在于,相当一部分女生是这样定义这个标准的——

加上一个男生的微信,和他聊了一个多小时,女生说自己喜欢的两个歌手男生都说没听过。OK,没有共同爱好,Pass。

和一个男生初次见面,女生说想吃牛排,男Pass。生说吃不惯西餐,要不尝尝新开的那家川菜馆吧。OK,生活习惯不一样,Pass。

两个人去看《前任攻略》,女生说女主角太可怜了,那么爱男主角却换不来对方的挽留,男生说其实男主角也很不容易啊,男人也有自己的难处。OK,爱情观不符,Pass……

她们并不是对男朋友的标准有多高,而是她们从一开始,就在以“灵魂伴侣”的标准在要求一个刚认识的,只聊了几句微信吃过一两顿饭的男人。

可是,喜欢的歌手男生没听说过,可以顺手推荐一波代表作;女生想吃西餐男生想吃川菜,两个人也总会有都喜欢的菜系;至于一部电影中男女主的孰是孰非,难道就不能开启一个“如何避免像他们一样擦肩而过”的走心话题吗?

也许在进一步的交流和相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个男人的确不太适合你,那时候你想放手,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此之前,如果觉得这段恋爱还能再抢救一下,你真的不考虑多聊两句,再给他一个机会吗?

最后,其实我还有一个比较高阶的玩法想推荐给女生们——其实,当你们在寻找“有感觉聊得来”的男人的时候,男人也同样在寻找“有感觉聊得来”的女生。

如果你真的想要一个精神上合拍的伴侣,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精神的外延更广阔一点——也就是说,不要被动地等待着男人“懂得”你,你也可以去主动让自己懂得更多的东西,尤其是男人比较容易喜欢的东西。

比如,男人不了解你喜欢哪个歌手,但你可以了解他喜欢哪一款游戏;

男人不知道你喜欢哪种菜系,但你能说出他老家的十几种家乡小吃和它们的由来;

男人不能理解你看爱情电影为什么会泪流满面,但你知道他看《魔兽》的时候看到了怎样的情怀和青春……

不要认为这是在迎合男人,事实上,当男人觉得你是他的“灵魂伴侣”的时候,他内心的惊喜感一定非常明显,之后为了和你有更进一步的接触,他自然会去了解你喜欢的东西,走进你的内心世界。

那个时候也许你会发现,你身边围绕的都是觉得你非常合适,对你有感觉,和你相处很愉快的男人。

而你,则掌握了绝对的选择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