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镇的名胜古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楼观镇境内旅游景点众多,道教圣地楼观台,有说经台、藏经阁、仰天池、栖真亭、会灵观、玉华观等古建筑群。老子坐化之地西楼观台,有老子墓等。还有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塔峪村大秦寺唐塔(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古建筑遗产;大秦教是在唐代传入中国最早的天主教前身)、薰衣草庄园等景点。
说经台
说经台为楼观台中心建筑群,相传老子在此讲经,始建于唐武德二年(619年),重建于元太宗八年(1236年),说经台南万峰环拥,三面屏并,周秦遗迹,汉唐故地,历历皆在,面积9432平方米,坐北向南,由南向北有山门、老山门、灵宫殿、启玄殿、斗姥殿、救苦殿、后山门等,另有唐以来诸代碑石。
大秦寺
大秦寺位于楼观台西1.5千米的塔峪村,依山而建、南屏秦岭、北览渭水,大秦是唐朝时对东罗马帝国的称谓,大秦寺是东罗马帝国基督教侧支景教传入中国建立最早的寺院之一。唐太宗贞观九年,大秦景教传教士阿罗本未到长安,太宗准诏建寺传孝,唐肃宗宠信传教士伊斯,至德元年(756年)于周至建立景教寺院,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寺中修景教塔,并由传教士景净筹划刻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后景教被止,佛教占据该寺院,唐宋以来佛事兴盛,亦谓关中名刹,到清朝嘉庆年间,该寺焚于战火,仅留古塔。
延生观
延生观位于说经台以西2千米宝珠山下,曾是一座唐朝古观,周围青山如黛,碧野似绸,宁静而清幽,武则天之孙,唐睿宗之女玉真公主曾在皇宫修道,以长安城太清观主持史宗玄为师,唐玄宗即位后,史宗玄因附和太平公主而被诛,玉真公主虽贵为帝妹,也受猜忌,被迫到百里之外的终南山楼观别馆隐居,公馆,改名为玉真观。天宝三年,公主上书玄宗自愿放弃名号及皇帝赐予的一切家产租斌,请延十年之命,皇帝从之,唐懿宗景元年间,敕赐观名“延生观”,公主在此隐居50年之久。
化女泉
化女泉位于说经台以西约1千米处终南山余脉台塬之上,以两眼古井泉而得名,两泉南北排列,距离不足1米,两泉口径相约均为60厘米,泉深3米左右,泉水清纯甘洌、清心爽口、泉水常盈,、从不枯竭。传说,老子弟子徐甲是一位美男子,一日老子同徐甲游山到此,老子拔吉祥草化作一位窈窕美女,测试徐甲修行功夫,不料徐甲春心萌动,老子很失望,怒捣仙仗训诫,仙仗捣处,二泉涌出,故得名“化女泉”。
上善池
楼观说经台山门前有一八卦形水池,池壁石龙吐水,池底泉水淙淙,池旁有小亭,中立一碑上书“上善池”。相传,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周至时疫横行,死人无数,楼观监院张志坚梦老子说:山门外有泉水可治时疫,取水试之患疫道士,果然灵验,消息风传,四方患者皆来取水治疫,一场凶险的瘟疫很快被扑灭,后来翰林学士大书法家赵孟頫游楼观,闻此异事,遂题书“上善池”以志之。
炼丹炉
在说经台南面,一峰耸立,直逼云霄,相传此山为当年老子与尹喜炼丹之所,故名“炼丹峰”。明朝天启年间,楼观道观在峰项顶修筑了一个塔楼状八卦炼丹炉,仿象老子炉丹之意,成为楼观一处胜迹。
响石
说经台启玄殿后陈有一方八角形的石碾,质地粗糙古朴,形似自然又似人为。扣之铿铿发出金属之鸣。传说,老子来楼观传授炼丹之法,并亲自烧炼金丹,当时其宅设施均以齐全,只差一个碾药用的石盘,而这石盘必须是开天辟地时代的灵石,随后老子亲往女娲宫借了一块用于女娲补天时剩的一块石头,后来道士把这块石头搬到说经台,为镇山之宝,游人叩击,可免灾去病,四季平安。
古银杏树
楼观台宗圣宫内有古银杏树一株,相传为老子亲手所植,距今有2500年树龄,周长12米。龙干虬枝,冠盖如庐,虽经千余年风雨雷电、兵毁火焚,树心已全空,仅存残皮半壁危撑,然冠头仍青枝绿叶,丰茂如新。
闻仙沟
闻仙沟位于说经台南,沟口在炼丹峰和显灵山之间,纵深8千米,沟道蜿蜒逶迤、曲径通幽,其间荆藤苍莽、银树葱茏、溪水淙淙、禽鸣嘤嘤、飞瀑流泉、随处目睹,奇花异草,清香袭人。历史上许多高道侠侣、神仙人物在此修炼活动,故称“闻仙沟”。
显灵山
在说经台东,闻仙沟东岸,一峦涌起、山势平缓、山形奇幻,整个山体隐藏在葱葱茏茏的竹林树木之中,秋山红叶、色彩斑斓、红栏碧瓦、云雾萦绕,相传唐开元十九年一日黎明,玄宗皇帝梦见老子说他在长安西南100多里山中,迅速派出迎接,玄宗醒后立即派人到山中寻找,寻到楼观台东南闻仙谷东岸山上时,见有紫云覆盖、白光下射,挖掘地土异香袭人,具掘得老子玉像一尊,高三尺有余,迎至长安,供奉于兴庆宫,这座山被称为“显灵山”。
吕祖洞
吕祖洞位于说经台南,闻仙沟东畔显灵山腰,洞前竹树丛集,藤蔓杂生,洞下常有幽壑岚气,氲氲若彩色烟云,冉冉上薄,洞前有20余米宽的坪地,凭立其上,清风怡神、上下环视、碧洞回绕、清流潺潺、青山碧嶂、一统绿色、林花崖草、点缀期间、山鸟婉啼、远近相应,史传八仙之——吕洞宾在此盘洞而居,清修神仙之道,因称其洞为“吕祖洞”。
宗圣宫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为抬高门弟,追老子为远祖,尊崇道教,武德三年,诏令扩建楼观,五年建成,新扩面积广大,规模宏伟、殿阁巍峨、楼宇叁差、流光溢彩、金壁辉映,山川为之增色、日月为之增辉,并下沼为“宗圣宫”取宗述先祖圣哲老子之意,高祖、太宗、高宗、玄宗多次驾临,宗圣宫鼎盛一时。
九老柏
楼观台宗圣宫遗址内有九棵姿形各异的古柏,它们身历百化、阅世千秋,同楼观兴衰共命运,被称之为“九老柏”。传说金元逐鹿,楼观台受到很大破坏,殿宇毁圮,庭院荒芜,道士流走,盗贼频扰,一日正阳师祖钟汉离路过此地,小息宗圣宫树荫下之不觉入梦,忽有九位老者前来求见,说我等皆是楼观道士,祖庭衰废日久,又有地痞滋扰,请求祖师定夺,祖师醒来,环顾四周,唯九棵古柏肃立,心知梦中九老乃九柏所化,于是显灵上奏朝廷,特设宗圣宫提点所,维护祖庭安宁。
三鹰柏
楼观台宗圣宫遗址内有棵古柏,虽已完全干枯,却像铁浇铜铸般耸立天地间,更奇妙的是树上三只桐桐如生的苍鹰静静地停在树枝间,翘着引领,似有企盼,活灵活现的形态,足以乱真,令人不可思议,只有归功于大自然天工造化的魔力,这棵令人啧啧称奇的柏树被称作“三鹰柏”。传说,三只老鹰为了成仙,偷食了大上老君的仙丹,被老君发现后用咒语定在树枝上,永久变成木石之躯。
三清殿
三清是道教神仙系列的最高尊神。传说元始天尊所化法身分别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世称“三清”。三清之所居为三清境,元始天尊居大罗天玉清境之清微天、灵宝天尊居上清境之禹余天、道德天尊居太清境之大赤天,三清各有正位,圣登玉清、真登上清、仙登太清,由于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尊神,因此三清殿为道教宫观中最崇高的殿堂。
紫云楼
尹喜在终南山下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其宅被称为草楼观。尹喜在观望天象时,瞻见紫气东来,以后衍生“圣真契遇,二经授受”等盛事,此楼逐称“紫云楼”。历代对紫云楼非常重视,相继增修改建,元朝重修宗圣宫再建紫云楼,又在紫云楼前庭左右增建景阳宝章二楼,形成壮丽的建筑群结构,并将此楼改为“紫云衍庆楼”以示楼观自老子紫气东来、道法道事兴盛不绝之意。
老子墓
就峪口西侧有一大陵山,松竹交翠、烟霞腾绕,十分峻秀,与它山廻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就水出南山就谷、北径大陵西,世称之老子墓”这一载述与当地的地形、水文及就峪沟、就峪河、大陵山等山水名称相吻合,适合周代以山为陵的墓葬特征。清代学者,陕西巡抚毕沅在大陵山脚下刻立一通《周老子墓》石碑。
吾老洞
吾老洞是西楼观台大陵山顶上的一所天然石洞。“吾老洞”三个字的涵意为“安厝我们伟大的老子的穴洞”,吾老洞坐北向南,南面群山环列,正南面笔架山巍峨如屏,东西岗岭龙盘虎踞侧恃,群峰拱卫之势,宛如群臣朝拜九五之尊,洞前明堂开间,是一片平坦宽敞的山坪,烟树耸立、碧草如茵,洞后背负崖壁,古树丛生,洞额镶嵌一方清康熙年间制刻《吾老洞》石匾,洞内宽不过丈余,奇石嵌空,右有一隧洞,直下三米多,转而向西深浅莫知,洞前有明朝万历四年刻的《重建吾老洞殿宇记》,碑文中有“圣骸头骨、宛然犹存、玉匣宝像,昭然俱在”。
王母宫
王母宫在西楼观小台上,坐北向南,庙宇宏伟,西王母庄严端坐,瑞气宝光,气象万千,其南还有关帝庙、三清殿、大圣亭以及《道德经》碑亭等胜迹。殿台楼阁,小巧玲珑、曲折回合、错落有致,台东就峪河蜿蜒北去,水山夹持的滩涂地带热气蒸腾,乃地温泉所致,俗称“王母洗面盆”,相传王母的玉颜就是在温泉洗出来的。
太白庙
太白庙位于距西楼观约1千米的马岔沟,半山腰庙宇之间,内塑大太伯、二太伯、三太伯塑像。传说商纣时期,伯夷、叔齐来到西岐,劝说武王休兵养民未果,便来到首阳山采薇隐居,不食周粟、饿死山中,朝中大将周伯奉命寻访,知其两亡,感慨不已,撞山而死,三位被追封为太白尊神(即“清白玉极”之意),设庙祭祀,三位太伯轮流管山,风调雨顺,每年七月十三马岔村、上河村、下河村、立会大祭。
定空寺
定空寺原名菩萨院,始建于隋朝初期,唐朝时香火茂盛,唐武宗禁佛以后,菩萨院被毁,后唐时,定空和尚化四方之缘,重建寺庙,佛教再兴,后人把重建寺院称为“定空寺”,后经几次毁坏,定空寺目前只有遗址存在,位于现在团标村西坪以西。
十二殿
十二殿位于定空寺后团标峪内,相传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一群逃难人在匪兵的追赶下来到菩萨院,但由于寺院太小容纳不了这些难民,寺庙主持让他们到寺院后团标峪躲藏,等匪兵赶到沟口时,突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匪兵退去,百姓得救,说是观音菩萨显灵,庇护众生,为了纪念观意菩萨的救命之恩,按逃难人群所属的县乡社归属,从山口到山项建十二座殿宇祭祀众神。
莲花台
莲花台位于黑河东岸的黄池沟内,传说唐朝末年,黄巢义军在此驻扎与朝廷对峙激战。义军在军营内侧建观音菩萨庙一座,并刻玉像一尊,黄巢义军兵发长安后,一次大水将菩萨庙及石像冲毁,后人找到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一尊,就在此作建莲花台,内塑观音像,保佑一方平安。
龙王庙
位于楼观镇团标村上黄池自然村,人称它为黑龙王,更特别的是龙王像只有一只眼。相传,汉朝建立,丞相萧何极力推荐把长安作为都城之地,高祖同意,征调民夫,征集材料,修建都城。于是,大量民夫开进秦岭砍伐木料,工匠们在山上发现了一根九丈长通体匀称的枣松,最适合作为金銮殿的九间通檩,萧何得知此事,让工匠把该木伐下,可运输却成问题,自古黑河都是靠水路运输,但由于黑河沟狭弯多,小件木材尚可,大件木料无法运输。这时,黑河龙王显出真身,用龙尾将此木竖直卷在水中运出深山。刘邦金銮殿盖起来了,可黑河龙王用力过猛挣瞎了一只眼睛,高祖刘邦为了表彰龙王功绩亲口御封,黑河龙王不曳磨子,不钻洞子。
三霄殿
三霄殿位于楼观镇西5千米的姚村,三霄被传说为财神赵公明的妹妹云霄、琼霄、碧霄,曾经修炼千年不但法力无边,而且玉骨冰肌、仙姿曼妙、乌鬓如云、明目流光、消洒俊丽、英姿飒爽。后来三霄应兄长赵公明之邀助纣抗周,大摆黄河阵,被周兵所破,三霄香销玉殒、魂归霞天,被封为美颜送子娘娘,每年正月二十过会。
楼子山
楼子山亦称石楼观,位于闻仙沟南8千米处,是后东明村和前就峪村交界,其山形酷似一座矗立云霄的石楼,与楼观台相邻,故称“石楼观”。据载五代北宋时期,著名道教学者谭峭,字景升,曾隐居于此修道,他与陈抟结为师友,著《化书》一籍,为道家之先驱,其成就卓著,被楼观道坛列为“道家四子”奉祀。同时,李琪、吕洞兵、麻衣道人、陈转等高道常到此聚会。明初有火龙真人及张三丰活动的传说,使石楼观名噪一时,明末石楼观渐渐沉寂无闻。
遇仙桥
遇仙桥位于西楼观大陵山东就峪河之上,此桥元代所建,传说有人在此桥上遇到吕洞宾、钟汉离等神仙,桥长11米,宽3米,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水冲毁,后来八十年代重建。
宝光寺
宝光寺位于楼观镇上三清村北门外,传说该寺建成后,大放金光,周围村民亲眼可见,每年正月二十三日广开道场。
东岳庙
东岳庙位于楼观镇大玉村东南,主祭为东岳大帝黄飞虎,缅怀他助周伐纣的伟大业绩,庙会日为每年的三月初八,大戏演出、纸扎、社火巡游助兴。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西部北麓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境内,东距古城西安70千米,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相接。面积为6.46平方千米,管理处设在楼观台。这里森林景观十分秀丽,园内古木参天,山青水碧。楼观台森林公园始建于1982年,是林业部最早批建的全国十二个森林公园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森林公园。1992年被林业部定为国家级,1997年被评为“西安市十大景观之一”。
楼观台森林公园总面积2.75万公顷。规划为东楼观、西楼观、田峪河、首阳山四个游园,12个景区,200余处景点。是人文、自然、森林景观融合俱佳的旅游胜地。有40里峡一线天、野牛河瀑布、旺子沟古溶洞、首阳山五彩石及仰天池、洞宾泉、龙王潭等自然景观。有光头山草甸、高山云冷杉、杜鹃天然林,数千亩人工竹林等森林景观。垂直带谱明显,季相变化万千。有说经台、炼丹峰、大陵山、吾老洞、红孩洞、龙王潭、首阳山、观音庙等诸多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