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四章 知觉~20200517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写在前面: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正式启动,内心无比激动,同时也倍感压力之大。激动源于自己的喜好,压力来自于跨领域而对陌生事物的畏惧。于是决定每次课程结束之后,整理分析所学内容,并将自己的理解加以总结,写在这里。当作对自己的学习的跟踪与监督,在激励自己的同时,如果有感兴趣的简友,可以一起学习、探讨,共同进步。

授课老师:田宏杰

笔记摘抄与总结:巨山

在第四章 知觉 的学习中,我们主要会学习以下三节内容:

第一节 知觉的概念

第二节 知觉的特征

第三节 知觉的种类

在开始第四章的内容正式开始之前,田老师先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为什么肯基会有这样的感觉,而学者科林·托恩布尔没有呢?这就要说到知觉的特征之一:恒常性。

我们从第一节 知觉的概念 开始:

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 感觉器官 的 客观事物 的整体在人脑中的 反映。

二、知觉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 up processing)也称数据驱动加工(data driven processing),是指知觉者从环境中一个个细小的感觉信息开始,将它们以各种方式加以组合便形成了知觉。是由外部刺激开始和推动的加工过程,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

自上而下的加工(top down processing)也称概念驱动加工(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ing),指知觉者的习得经验、期望、动机,引导着知觉者在知觉过程中的信息选择、整合和表征的建构。依赖于感知的主体,即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独立的眼睛、耳朵和鼻子。

第二节 知觉的特征

(一)选择性: 根据需要有选择的知觉外界事物的特性。也就是把一部分当作知觉的对象,知觉的格外清晰;而把另一部分当作知觉的背景,知觉的比较模糊。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object),而把其他当成知觉的背景(background)。

知觉对象和背景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下面的这个双岐图形,当把黑色当知觉对象时,看到的是两个人脸;当把白色当知觉对象时,看到的瓶子。

听觉的选择性:鸡尾酒会效应(cocktail party effect)是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

思考:知觉选择性中图像和背景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对我们认识心理有何启示?

(二)整体性: 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一个整体的属性。

下面的两幅图,虽然不是完整的图片,但是把每一部分结合起来可以判断出图片的内容,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整体优先还是局部优先?

结论:整体水平的加工优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

(三)理解性: 用过去的经验对被知觉的事物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解释出来的属性。

对于下面第一张图,不同的人会由不同的理解,所以会形成不同的知觉。

(四)恒常性: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又叫知觉的常性。

恒常性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如下图:虽然我们眼睛看到门的形状图片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经验判断门的形状是一样的,只是状态不一样而已。

(五)知觉的学习: 是指由训练引起的知觉成绩的改变或者知觉阈限的变化。

经验如何影响知觉:知觉定势、知觉习惯及面孔识别

知觉定势(perceptual set)是指前面的知觉经验对后来的知觉的影响。

下面两组图第二张是一样的,但是先看到第一张图的经验会影响对第二张图的理解。

第三节 知觉的种类

一、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空间关系的认识,包括:

(一)大小知觉

(二)形状知觉

(三)方位知觉

(四)距离(深度、立体)知觉

1、肌肉运动线索:双眼视轴辐合、眼肌动觉

2、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导的深度线索

对象重叠(遮挡):遮挡的物体离的近,被挡的远。对象重叠提供了有效的距离线索

线条透视:近的物体大,远的物体小

空气透视:近的物体清晰,远的模糊

明暗、阴影:光线照射形成的阴影来判断物体远近

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近的物体移动的快,远的物体移动的慢

3、双眼线索

双眼视差(形成浓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

手掌上的洞从哪来?

为什么呢?其实,手掌上的小洞,是由眼睛看东西时的错觉造成的,平时,我们的二眼同时看一种东西,眼睛里正常只能形成一个物体的形象,而在这个小实验中,左右眼分别看到的是二种不同的东西,可眼睛和大脑仍和平常一样,习惯的把左右眼分别的看到的东西形象重叠成一种,这样,便产生了手掌上出现“小洞”的错觉。

二、时间知觉: 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时间知觉主要包括时序知觉、时距知觉和时间知觉三种。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精确性方面,听觉估计的准确度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中

2、较长时间易估短,太短时间易估长

3、活动内容丰富易低估,内容乏味易高估

4、人的态度和情绪:人们对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对讨厌的、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

三、运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 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似动现象:空间并没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也称动景现象、Φ现象(fai)

似动主要有:诱导运动(是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如:月亮从云层中钻出);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据心理医生说:图片与心理承受力有关,你的心理承受力越强,图片转动越慢。美国曾经以此作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测试:

四、错觉

定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事物的歪曲知觉,带有固定的倾向。

特性: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是必然会产生的,通过主观努力无法克服。

种类: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螺旋和运动错觉、明暗错觉

形状和方向错觉:(1)佐尔拉错觉: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而看起来是不平行的;(2)冯特错觉:两条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的影响看来中间窄,不平行;(3)爱因斯坦错觉:在许多环形曲线中,正方形的四边略显弯曲;(4)伯根多夫错觉:两条平行线切断的同一条直线看上去不在一条直线上。

螺旋错觉:黑色的一圈圈的弧看起来是一个螺旋,其实它们是由一组同心圆构成的。

明暗错觉:图上交叉点出看到由灰点,但其实并不存在;环视此图,看到交叉点处放出火花。

<上一章           查看专题           下一章>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