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小学进度又太快,家长怎样做好“幼小衔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文/教育视角360

孩子的教育始终是父母关注的问题,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希望孩子以后能有出息,能够考上好大学,父母几乎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对孩子的教育上。

如今幼儿园也都开学了,想必很多的父母都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将孩子送出去了,但是教育部的一项通知又让家长们开始忧心了。

从高考就不难看出,我国的孩子所面临的教育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好的未来,认为早早的准备,就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各大幼儿园都出现了“超前教育”的情况,让很多的家长纷纷效仿。

于是教育部针对这样的情况发布通知:不再允许幼儿园教授孩子小学的内容。这样消息一经发布,很多家长都“炸锅”了,纷纷有家长评论:幼儿园啥都不让教,上了小学还教得那么快,让家长报补课班吗?

这并不是单个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更加让父母忧虑,家长纷纷表示可以不要“超前教育”但是小学的进度要放慢,其实“超前教育”危害很多家长都听过,但是在大环境的逼迫下,不得不让孩子提前学会哪些知识,但是家长不知道这样的学习反而会耽误孩子。

上幼儿园的孩子,都是年纪比较小孩子,特点就是精力非常的旺盛,只能将专注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所以当“超前教育”出现在幼儿园中的时候,孩子就会提前感受到来自学习的压力,这样就会逐渐的让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是非常不好的

其实孩子的学习是全凭着自己的兴趣在学习,当孩子的兴趣没有办法养成的时候,孩子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下降,虽然孩子提早进入了学习,但是孩子学习的速度比不上别的孩子,这样的“超前教育”反而会耽误孩子的学习。

幼儿园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但是将小学的学习内容放在幼儿园中,就没有办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例如:逻辑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等,这些不光是在小学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以后的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孩子在上学小学的时候,心里都是充满着期待的,期待自己以后能有什么样的生活,但是进入小学后,孩子们就会进入学习状态了,很多孩子是没有办法面对这样的大的落差的,所以慢慢就会出现抗拒学习的状态,所以在上小学前,家长要帮孩子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这样孩子也能更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

孩子在上小学之前的生活是非常松散的,每天到达幼儿园的时间也会比上小学稍微晚一点,尤其是在上课的时候,多数是以趣味性的学习为主,和小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状态,所以家长要提前帮助孩子养成小学的作息和习惯,这样孩子才不会在课上就出现坐不住的现象。

如果说幼儿园的学习是趣味性的学习,那么小学的学习就是非常枯燥乏味了,需要学生学会大量的计算和背诵,这样一定会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学习压力,可能就会让孩子抗拒学习,所以在上小学前,家长就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样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有动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