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汉字基本常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30
1.规范汉字的知识
所谓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收录的简化字为准。《简化字总表》所收对照的繁体字法即为不规范字,一般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场合中停止使用。

例如“书”是“书”的繁体,“笔”是“笔”的繁体,“轻”是“轻”的繁体,“万”是“万”的繁体,等等,都不再使用(翻印出版古籍、文物古迹、书法艺术作品除外)。 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该表公布后又作了几次调整,一共恢复使用了28个被淘汰的异体字,即:阪、挫、晔、诓、雠、、邱、於、澹、骼、彷、菰、溷、徼、薰、黏、桉、愣、晖、凋等。

所以,实际上被淘汰的异体字是1027个),与此相对的异体字不再使用。如:“牀”是“床”的异体,“欲”是“欲”的异体,等等,都不再使用。

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经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如:人、刀、土、大、小、山、川、王、田、日、月等。

规范汉字的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与此相对的旧字形即为不规范的,不再使用。

如“黙”是“默”的旧字形,等等,都不能再使用。 除上面所提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外,作为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的还有:《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1977年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1985年12月公布的修订本为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国家语委、国家教委1988年发布)、《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1年5月1日起实施)。

此外,从1955年3月30日到196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分九次更改了35个县级以上地名中的生僻字,更改的生僻地名字总数37个,单字34个。这也是现行规范汉字的一个依据。

学习规范汉字,必须掌握上述字表。读者要全面了解上述字表的情况,可参阅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增订本,1993版)一书。

《规范汉字书写 提高学习能力》小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甘肃省天水师范附小 杨西英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并且承担国家语委下发的《规范汉字书写 提高学习能力》课题中的关于“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汉字,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步骤和措施”这一分项。由于自己也正在参与甘肃省学科教学专家网络教研,因此,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小结如下:一、调查现状,摸清底细在教学中,要掌握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汉字,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步骤和措施,作为实验者,必须要摸清学生的写字现状和教师的教学情况,因此,我对我班的学生,围绕识字写字教学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了学生写字方面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1、写字姿势不正确。

歪头写字;前胸紧挨这桌子写字;双腿交叉写字;扭着身子写字;一条腿压着另一条腿写字;双脚悬空写字;左手放在桌子下写字;一条腿正放,一条腿斜放着写字;将板凳两条后腿悬起来写字;等等。2、执笔方法不对。

用食指第一节握住笔,用力过大,第二关节处获拇指第二节和食指第一节握住笔杆;捏笔手指与指尖的距离过近;小指外伸,等等。3、书写习惯不好。

写字习惯于用舌头舔笔尖;写字习惯用橡皮获手指擦抹;写字习惯把本子斜放;在桌子上方杂物;乱撕本子;写字不知爱惜文具,纸面不净等等。 从教师的写字教学现状分析 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问题之一:认识模糊,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主要表现为:1、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虽连在一起,实际上教学中重识字轻写字的现象极为严重。2、教学要求不严,学生写字习惯差。

进入课堂,可以看到,学生写字时的坐姿和执笔方法非常糟糕。翻开学生的各科作业,仍有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等现象很普遍。

问题之二: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写字教学枯燥乏味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并没有吹进写字教学的课堂。在写字教学中存在着模式单一僵化的现象。

写字教学中“满堂灌”、“满堂练”的状况极为普遍,在写字课堂上常常是教师讲一笔,学生练一笔,或是教师大讲特讲书写技巧,学生却听得漫不经心,这样的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针对以上问题,我采取相应的措施,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教学,切切实实提高写字质量。

二、采取对策,提高质量 对策之一:统一多方认识,重视写字教学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人文内涵的外在显现。“在汉字进入电脑以前,写字曾被普遍看成了读书人的‘门面’,不能不重视。

但电脑和汉字输入技术却使写字的‘必要性’越来越小,同时也为‘藏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实,写字的好处不仅仅在实用,其更大意义在于,练习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

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来临的今天,写字教学仍然要引起学校、家庭、社会多方的重视。 。
2.汉字所有知识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

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研究汉字的起源问题,在国内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先秦传说造字者为仓颉,《旬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

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

史学家徐旭认为,文字的出现,应与仓颉有关。那时制定历法需要文字记载,制定神谕也需要行文,因此,仓颉应是颛顼部族人。

他“生于斯,葬于斯”,故造书台北有仓颉陵墓。他所处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6世纪。

据此推测,四、五千年前,我国的文字就比较成熟了。 到了现代,有人在承认仓颉的同时又扩大了造字者的队伍。

比如鲁迅先生,他认为“。

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

《鲁迅.门外文谈》。也就是说,汉字当然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许许多多的像仓颉这样的人慢慢丰富起来的,仓颉只不过在这些人当中比较重要、起的作用比较大而已。

我们所重视的不是到底是不是仓颉造的汉字,而是造字这件事本身的意义。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走进了由文字记载的时代,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大事,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仓颉造字 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汉字创始人,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 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

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

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传说仓颉;四目重瞳,非常聪明,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阳虚之山(现在陕西省雒南县),临于玄扈洛?之水,忽然看见一支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就取来细细研究。

他看来看去,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的。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如果定下一个规则,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幺?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

仓颉造字成功,发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为什幺下粟如雨呢?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

但鬼为什幺要哭呢?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 有一次,仓颉就是从这些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

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他回到故乡白水杨武村,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

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 仓颉的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状造出来的。

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

再后来,上天知道了这件事,下了一场谷子雨奖励仓颉。这便是人间谷雨节的由来。

从白水县城出发,沿渭(南)清(涧)公路下洛河,然后再改走白(水)洛(川)公路。吉普车在高原的沟岔间跑了一个小时左右,才来到了仓颉庙所在的史官村。

这座已有1800余年历史的仓颉庙已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颉陵在吴村西侧,与仓颉庙西东相望,是一个高五米的大土丘。

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存。陵前翁仲,石狮俱存,并建有石坊,上书“仓颉”二字。

仓颉庙,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刻记载,“历汉唐以来,未尝稍替”。

如今看到的仓颉庙是明清时的建筑,占地约两千七百平方米,座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对,雕刻精美雅致;山门、二门皆为硬山式建筑,拜殿、正殿和寝阁大方美观。还有明代名人篆额题联和仓颉夫妇的石雕。

庙内碑刻林立,松柏苍翠,杨柳依依,楼台亭阁鳞次栉比,整个建筑雄伟壮观 记录汉语。
3.规范汉字包括什么
规范汉字颁布的规范标准的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和未被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是:

选用字 1955年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所收的正体字为规范字,相对的异体字为不规范字,除姓氏和某些特殊场合外,不再使用。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都对《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提出的异体字作了修订。

简化字 在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规范字,对照的繁体字为不规范字,一般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场合中停止使用。

新字形 在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所收的新字形为规范字形,相对的旧字形为不规范字形,一律不再使用。

另外还有:《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和经国务院批准更改的地名生僻字等。

而“不规范汉字”则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经被废除的异体字、已经被废弃的二简字,和乱造的不规范的简体字和错别字。
4.规范字的资料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简化字总表》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和未被整理简化的传承字,《简化字总表》实收2274个简化字及讠[訁]、饣[飠]、纟[糹]、钅[釒]等14个简化偏旁,精简了汉字系统的字数(有不少字“简化”时被合并,比如稻谷的谷和山谷的谷,本来是两个字)和许多字的笔画。

不规范字主要指:繁体字和异体字(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对允许繁体字、异体字保留或使用的“特殊”情形作出了规定:1.文物古迹;2.姓氏中的异体字;3.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4.题词和招牌中的手书字;5.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6.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二简字(1977年公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不久废止)、错别字和生造字。
5.关于写规范字的资料
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必须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中文信息处理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先决条件,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交换的效益和水平。

师生员工只有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才能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 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是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的任务。

因此,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师生的语言素质和综合人文素质刻不容缓! 为了响应国家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的号召,营造一个活泼文明的校园气氛,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倡议 : 一、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教师的语言面貌、语言文字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首先要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 二、大学生应成为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的典范。

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本民族语言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升语言素质和综合人文素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大学生也要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树立 “ 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做文明人 ” 的形象,形成说普通话和用规范字的良好风气,使普通话和规范字成为校园语言,共同为创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6.给我一些规范字的内容和普通话的内容
倡议书:

普通话是我们祖国的通用语言,如果不会讲标准的普通话,就会闹出许多笑话。我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一天,一位中文水平很高的外国朋友到一家中国饭店吃饭,这家饭店老板是广东人,普通话不标准。外国朋友点完菜,老板大声告诉后面的厨师:“两份牛扒,两碟青菜,青菜一定要‘死’(洗)干净。”外国朋友听了,表情怪怪的,他一定在想:青菜怎样才算死干净呢?不要吃出毛病来。结果他饭也没吃,转身就走了。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普通话有多么重要,所以同学们应该积极开展“推广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活动。首先在家庭中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每个同学都建议自己的家长坚持讲普通话;在参加各项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做到自己讲普通话,还劝说别人讲普通话;作业写规范字,同学之间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同学们还应该开展“捉拿”错别字活动搜索店牌和店面广告牌,发现错别字立刻“捉拿”,并向店主提出了“写好规范字”的建议。搞这样的活动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讲好普通话的意识,同时还起到了推广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作用。

身为一个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更加是我们的祖国 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做好国家的小主人。

小知识:

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自1998年开始,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2007年为第十届。

普通话的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

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重要性:

普通话,之所以这么称它,因为它是大众语言,它能使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儿女融洽地交流。如果没有它,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南方妇女到北方旅游,由于不小心,她的鞋子掉到了河里,而她又不习水性,她大叫,“我的孩(鞋)子掉进河里了!”立即有许多善游的北方人为此跳入河中,因为南方方言中的“鞋子”在北方人听来就是“孩子”。

再如,一个南方人和一个北方人在一起喝酒,北方人豪爽的一句“这个酒贼烈”,南方人当场愣住,因为北方人口中的“贼”就是“很,非常”的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