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资产减值-2020年中级会计《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17
[基本要求]

(一) 掌握认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二) 掌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

(三) 掌握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原则

(四) 掌握资产组的认定方法及其减值的处理

(五) 熟悉资产减值的特征

[考试内容]

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

一、 资产减值的概念和范围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本章所指资产,包括单项资 产和资产组。

本章涉及的资产减值对象主要包括以下资产: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

本章不涉及下列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 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以及本大纲第九章所涉及的金融 资产等。

二、 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2) 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3) 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 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5) 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6) 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 额等。

(7) 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此外,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 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了减值。在判 断该类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关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大 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包括相关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况。

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

一、 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基本要求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 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在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时,应当遵循重要性要求。

二、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的确定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被出售或者处置 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流入。其中,处置费用,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 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但是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不包括在内。

三、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 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综合考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寿命和折现 率等因素。

四、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企业在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算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后,如果资产的可收回 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 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是,遇到资产报废、出售、 对外投资、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出、通过债务重组抵偿债务等情况,同时符合 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企业应当将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销。

第三节 资产组减值的处理

一、 资产组的认定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 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 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在认定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是否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 产组时,应当考虑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

资产组一经确定,在各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企 业管理层应当证明该变更是合理的,并在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

二、 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的确定

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该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 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资产组账面价值的确定基础应当与其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式相一致。

三、 资产组减值测试

企业在对资产组(包括资产组组合,下同)进行减值测试并计算确定资产组的可 收回金额后,如果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按照差额确认相应的减 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摊:

(1) 抵减分摊至资产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2) 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以上资产账面价值的抵减,应当作为各单项资产(包括商誉)的减值损失处理, 计入当期损益。抵减后的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最高者: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可确定的)、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如 可确定的)和零。因此而导致的未能分摊的减值损失金额,应当按照相关资产组中其 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进行分摊。

四、 总部资产减值测试

企业总部资产包括企业集团或其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研发中心 等资产。总部资产通常难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需要结合其他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资产组组合是由若干个资产组组成的最小资产组组合,包括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以及按合理方法分摊的总部资产部分。

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有迹象表明某项总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企业应当计算确 定该总部资产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然后将其与相应的账面价值相比较,据以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企业在对某一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当先认定所有与该资产组相关的总部资 产,再根据相关总部资产能否按照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至该资产组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