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篇|谯秀终身隐逸不仕躬耕山薮乐道天年其志不虚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 /躬耕乐道

&072

        先说说谯周。谯周是蜀中大儒,别称“蜀中孔子”,汉末书香门第出身,饱读经书,知晓天文。蜀汉时为诸葛亮劝学从事,蒋琬时任典学从事,可称学界之首,《三国志》的著作者陈寿就是他的学生。他是蜀汉集团中的反战派和投降派。他反对徒劳无功凋敝民生的北伐,写《仇国论》;邓艾兵逼城下的时候,力主刘禅投降。谯周以“全国之功”被司马昭封为阳城亭侯。袁枚有诗:"将军被刺方豪日,丞相身寒未暮年。惟有谯周老难死,白头抽笔写降笺。"

&073

        谯周还是个有名的星相家。他曾于病重失语时用笔写出了"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是指司马,月酉是指八月,就是说司马到八月就没了。到了八月,司马昭果然去世。泰始五年,陈寿任巴西郡中正,辞官还乡前去和谯周告别,谯周告诉他:"孔子七十二,刘向、扬雄七十一去世,我已经年过七十,也命不久矣,今后恐怕不会再见到了。"果然不久去世,陈寿怀疑谯周以方术得知自己的寿限命数。谯周的反战和主降,多有褒贬,恐怕也是他早已占得明白蜀汉天祚气象不怎么样的缘故了吧,呵呵。

&074

        帖文说:听说谯周有个孙子,他隐居不仕,现在就在您那儿,不知道此人是否名符其实具此志节?此事令人念念不忘,期待您的回信。这里“孙”下有缺,一般认为应是“秀”字。谯周有两个孙子:谯秀谯熙子、谯登谯贤子。西晋时贤子位至扬烈将军、梓潼太守;熙子则做了隐士。桓温于平蜀功成,在成都逗留期间荐举贤能、旌表良善,蜀地的人都很高兴,但是荐举谯秀的时候,却终不愿出仕。晋人崇尚隐士,所以引起了王羲之的注意。

&075

        话说谯秀也真是一个得道的隐者了吧。他承历乃祖谯周,以儒学著称,在蜀地确有显著的名望。他人如其名,内秀而静默,不交于世,知天下将乱,预绝人事,虽内外宗亲,不与相见。郡察孝廉,州举秀才,皆不就。到了成汉李氏,也倾慕他的名声,带了礼物备了车马去请他出山,皆不应。谯秀就这样带着皮帽子,穿着破衣裳,亲自在山里耕地为生。桓温之荐自然也无果,朝廷就让地方上四时存问。后来仍不太平,谯秀避难宕渠,乡里宗族都愿意依随他。大家看谯秀年纪大了,争相帮他担负行李,谯秀说:各家都有老小,先顾自己吧,我气力还行,怎么能因为年纪大拖累别人呢。这个时候的谯秀年已八十,后来他一直活到九十岁。依此看来,其志非虚。

        2021-05-21

【十七帖记】

上一篇: 《儿女情长》…………“儿女帖”

下一篇: 《以文化人》…………“汉时帖”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