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制造针的?都有哪些工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2-28

      明代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载了古人如何制针:

     首先,将铁块锤成小细条,在钻有小孔的铁尺中把铁条用力拉过,细铁条就变成粗细 一致的铁线。

      其次,将铁线逐寸剪断,一端锉尖,一端锤扁。在锤扁的那端作为针鼻钻上孔,并且打磨平整,就出来了针的初步形态。

  当然这还是半成品,需要进一步制作,让人想不到的是,古人接下来把这些针当作菜放到锅里,慢炒,而且是用细火。再加上土末、豆豉、松木灰等“佐料”。这些“佐料”的量要把针覆盖住。

       炒完之后,还要蒸。蒸的时候,要将两三根针头留在外面。等到外面的针头能够用手捻碎时,就不用再蒸了,起锅。还要最后完成一道工序——淬 火。这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因为淬火决定了针的软硬程度。   

  现在我们用的针放久了就容易生锈,但是用这种传统工艺制作的针,就不易生锈。但是,因为成本很高,所以传统工艺制成的针最终失去市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