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起义领导人“拔哥”的故事:他多次受毛泽东夸赞,是邓小平的亲密战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1

广西右江的革命先驱——拔哥韦拔群



出身富裕农民之家的韦拔群,原名韦秉乾,他的心地善良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使他毅然投身于推翻旧社会的事业中,因此得名“拔哥”,源自他无私帮助贫苦伙伴的无私精神。1913年,韦拔群离校游历,怀抱救国理想,不顾家人反对,变卖家产,开始了他的探索之路。1920年,他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改造广西同志会”,正式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1921年,韦拔群在东兰县发起了农民自治会,对抗封建统治,他的革命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1925年,广州农讲所的学习使他坚定了农民翻身解放的信念,尤其是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后,他的革命决心更加坚定。这里,如韦拔群亲手创办的东兰农讲所,培养了大批农运骨干,列宁岩内革命对联和教育设施成为传播真理的场所,涵盖了政治理论和军事训练的全方位内容。



在1929年的百色起义中,韦拔群担任了红七军的重要领导职务,他带领农民军建立了革命政权,推行土地改革,赢得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支持。即便在红七军整编后,他坚守右江根据地,领导游击斗争,直至1931年因敌人的封锁,未能出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会议。他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使他成为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领袖的亲密战友,他们的赞誉声中饱含敬意。



然而,革命的道路并非坦途。1932年,面对桂系军阀的残酷围剿,韦拔群领导的反围剿行动未能取得胜利,他最终在西山英勇牺牲,其精神成为后人不屈的象征。在东兰县,韦拔群故居和牺牲之地成为了人们缅怀和学习的场所,他的“拔群精神”——追求真理、一心为民、对党忠诚,成为了革命精神的瑰宝。



韦拔群的事迹不仅激励着广西右江的老区人民,也影响着全国人民,他的故事被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面对老龄化问题,中央的重要文件为我们提供了应对策略。他的精神,如同春晚上的沙画,自学作品的播放量突破2亿,口技表演中的语文课文还原,都在不同领域展现着他的影响力。



而关于他,热议不断,如女孩事件引发的风波,英语考级的讨论,新华社女记者的英勇事迹,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韦拔群精神的深远影响。他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天空,永不熄灭。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