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效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5

波纹效应,物理学现象。在两个重叠的线条形态所产生的干扰中,会生成一种波纹团,称之为波纹效应。在教育学中,波纹效应是指在学习的集体中,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行惩罚,采取讽刺、挖苦等损害人格的作法时,会引起师生对立,出现抗拒现象,有些学生甚至会故意捣乱,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形。这时教师的影响力往往下降或消失不见,因为这些学生在集体中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种效应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发展、心理品质和身心健康会产生深远而恶劣的影响。

心理现象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都在安静的学习,突然有人说了一句“作业太多了”,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抱怨的人越来越多,整个教室炸开了锅。  

其实,这种一呼百应的现象生活中非常普遍,心理学家把它形象地叫做“波纹效应”。 就像一块石子扔到水里一样,平静的水面会溅起波纹,一圈圈地不断扩散。波纹效应,有好也有坏。比如看了某个电影,如果满意,你可能会说它好,引起大家的讨论,越说越觉得这个电影真不错;如果不满意,你的报怨也会给听到的人留下不好印象。

因此,情绪不好时,别一直抱怨,以免把整个办公室的气氛都弄得压抑。当然,心情不错时,要记得大方和大家分享,让快乐的涟漪传播得更远。

发现了波纹效应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学生真的是最听老师的话吗?

我自从做了老师,就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孩子是最听老师的话的!”“老师的话孩子就当是圣旨。”“老师说一句比我们家长说十句都强。”等等种种。虽然我对这种声音有赞许的部分。但我从不全部苟同。因为作为一直代班的我来说,不论是自己代的课程还是搭班的同事代的课程,一直都有孩子不完成家庭作业的苦恼萦绕。如果说孩子是最听老师的话,那他们怎么会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呢?还有,每次我在班级布置孩子带打扫卫生的工具时,总有几个学生带不来。

有更多学习生活中的种种事例,都证明,孩子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不都是保质保量的完成的。所以我一直质疑那句:学生最听老师话的声音。

但偶尔,孩子们的举动又让我怀疑自己的质疑。比如,在学校卫生大扫除时,我布置的每个人的工作,他们都会记得清清楚楚,并且完成的很好,早完成的还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或找我领新的任务;还有就像今早,虽然不是我的早读课,但是我依旧习惯性的到校后,就到班级教室转转。当我从后窗往里看时,我就纳闷,继续往前走我越是吃惊,孩子怎么了,个个站着读书,凳子全部倒扣在桌子上。我想起昨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是我让孩子们把凳子放在桌子上的,目的是为了早上值日的学生方便打扫教室的卫生。

他们现在怎么还不把凳子放下来啊?我快步的走进教室仔细一询问,原来他们在等我的命令,说我没叫下凳子就不敢下。我又好奇了,为什么都不下?大家怎么都那么一致呢?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呀。我思考归思考,还是马上让孩子们放下凳子坐好,再继续读书。

回到办公室,我认真思考起来,仔细分析分析,我发现这可能就是心理专家所说的“波纹效应”吧,其实,这种一呼百应的现象生活中非常普遍,心理学家把它形象地叫做“波纹效应”。就像一块石子扔到水里一样,平静的水面会溅起波纹,一圈圈地不断扩散。

波纹效应,有好也有坏。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都在安静的学习,突然有人说了一句“作业太多了”,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抱怨的人越来越多,整个教室炸开了锅。教室的凳子不敢放下来!应该也是这个道理。学生聚在一起体现了一种团结一致的力量,如果分散了,就没有这么团结,所以回到家就有孩子不写作业,或忘记带打扫工具等等。而在学校大家却能做的很一致。懂得了这一点,我相信在我以后的班级管理中一定会有更大的帮助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