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母亲看病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母亲眼疾已经两年多了,我和两个弟弟分别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带母亲去了各地大大小小的医院,也尝试了各种医学手段包括中医、针灸、专治疑难杂症的各种大咖级别的医生,乃至有着华佗在世之称的中华第一神针等等不一而足。可是,母亲眼疾仍然不见好转,每次和母亲视频通话或者去弟弟家里看望母亲,我的心情都十二万分沉重加痛苦。如果我能替母亲,真的甘愿自己得这种疑难眼疾,而不是我最爱的母亲。

        一大早,母亲发来信息告知耳鸣眼睛里面磨得慌疼痛难忍,身体极度不舒服,我顿时感觉难受至极,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必须领着母亲继续找医院看病,尽管属于疫情期间这一特殊时期,也绝对不能再拖了。

        舟车劳顿近一个小时,终于带母亲到了位于航海路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由于尚在疫情期间,医院门口多了体温检测、扫描、填表等烦琐手续,驱车进入医院被拦在医院门口,测量了我的体温,我被允许进入医院寻找停车位,而在车上坐着的母亲则必须下车接受一系列繁琐监测手续,和母亲约定好自己先去找停车位,后边电话联系再做汇合。万万没想到,医院停车场内车山车海,竟然没有任何多余的车位了,在医院停车场饶了一圈儿,又重新回到出口处,只能另外想办法了。在医院外面兜兜转转了一圈,运气不错,竟然找到一个特别不错的停车位,总算解决了停车问题。

        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医院门口的繁琐监测,我跑步速度来到三楼的耳鼻喉科,在整个三楼转了一圈儿,竟然连母亲的影子都没见到,赶紧电话联系母亲,终于在5楼眼科10号房间门口找到母亲,看来耳鸣给母亲带来的困扰和痛苦远远不及眼疾带来的苦痛和折磨,陪着母亲在门口排队的间隙,一对80多岁高龄的老人年夫妻也过来排队了,看到我陪着母亲,老奶奶和母亲攀谈起来,这是女儿吧,有个这么好的闺女真是好福气,我们是两个儿子,都很忙不过也都很孝顺,当前疫情阶段,我不让他们来医院,毕竟不是啥好地方,无感新冠患者太可怕,我们都80多岁了,也活不了多久了,不怕死了,可孩子们都还年轻,不能让他们冒险。听了老奶奶的话,心里无名的升腾起深深的感动,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母亲永远是哪个最爱孩子们的人,时时处处都在为自己的孩子着想,能自己搞定的事情,绝对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在母亲心目中,孩子们的生命和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远远超出自己的生命。

        我们等了许久,上一个病号才出来,可以看出来这次遇见的医生应该是极度负责任的,否则,不至于一个病号用了近50分钟。心中暗自窃喜,为母亲和自己此次的运气好而高兴。此时广播里正喊着母亲作为下一个就诊的名字,万万没想到此时横冲直闯着进来一名中年男子,只见他丝毫没有排队等候的意思直接冲进屋里,要医生给他讲解检查结果以及药怎么吃,在被告知需要排队等候时男子竟然大吵大闹起来,一副极度不服气的样子。顿时想起来前段时间屡屡发生的患者刀捅医生事件,为今日医生的不易深感难过。此次疫情,多少医生护士首当其冲,战斗在一线,其中300多位年轻的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大难当头,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实在有限,还不得靠着白衣天使们冲在最前沿,给我们最好的保护?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不说对他们心存感恩,最起码的尊重应该是要有的吧,顿时为该中年男子的所作所为感觉惭愧和不耻,难道真的是世风日下了,亦或这仅仅只是个例。看来国民素养尚待继续提高啊。

        经过一番苦口婆心,最后总算平复了男子的戾气,终于男子解决了问题后悻悻离开。我陪着母亲进来,原本想让给那对儿80多岁高龄的老人先看,可医院不允,只能先看了。给母亲看病的周主任大概60多岁,慈眉善目,一看就是特别有责任心德高望重的令人尊重的老大夫,听门口的美女护士说是医院的老主任返聘回来的,愈加觉得这次母亲的眼疾应该有救了,超级欣慰,总算没白来。事实真的如预料般让人满意。接下来的一切都那么顺利,母亲的眼睛经过4楼16号房间护士一番处理后一下子轻了许多,母亲特别开心,重新返回5楼10号房间对周主任表达了我们极大的感激和感恩,不断的表达我们发自内心的由衷感谢。周主任也在我们的绝对信任下更加勤勉尽责,又帮母亲开了吃的中成药和涂眼睛的眼药水。我们最后临走的时候,还嘱咐我回去后怎么做,并告知以后有任何问题随时过来门诊找她。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与包容,应该是最基本的相处之道。医者仁心,也应该是白衣天使们赢得患者尊重的最为重要的砝码了吧。

        愿母亲的眼疾早日康复,愿母亲健康长寿,永远平安吉庆喜乐幸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