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后厂村:精英云集 ,“月入五万消费五千”却成为常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后厂村,一个不可思议的人才聚集地;一个违反生存规律的互联网工作地;一个数十万年轻人呕心沥血的财富之地。

这里一没有大型中心金融圈,二没有风景优雅的青山绿水,三没有各式各样的消费商铺,却被称作 “中国互联网的心脏”。

就是这个离北京市区二十五公里以外的五环郊区,却吸引着 社会 各地的精英争相投奔,舍弃城区生活的享受,舍弃相对轻松合理的工作,宁愿把人生最好的十年燃烧在这里,后厂村。

互联网公司作为信息时代的龙头企业,必须有一块属于它们的工作区域。美国有 硅谷 ,印度有 班加罗尔 ,中国有“ 后厂村 ”。

后厂村位于北京海淀区的西北角,在二十年前是真正的村子,距北大、清华所在的五道口片区,再往西北6到9公里。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中关村软件园二期(后厂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式拉开建设,并成功从一个农业经济主导的地区转变为著名的高 科技 园区。

根据相关信息, 科技 园区目前聚集了 能源 交通 通讯 金融 国防 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行业龙头企业,代表了新兴 科技 技术应用的国内顶级水平。

在2015年, 科技 园迎来了企业增长的巅峰,在这年,网易从五道口搬迁而来,新浪从海淀黄庄迁来,仅仅两年企业数量就翻了一番。

目前,该园区的从业软件工程师超过8万人,拥有“十百千工程”企业28家等等,国内互联网的龙头企业,诸如 滴滴 百度 腾讯 联想 先后入驻。

园区每平方公里产值超过800亿元,而国内同等面积产值排名第一的城市深圳也不过9.76亿元。

根据 TGI大数据 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精确地了解到:后厂村的男女比例和 社会 总体水平相当,不存在大众对电子行业性别比例失调的刻板印象的现象体现。

从年龄构成来讲,35岁以下人群占比达到83%,而25-30岁的人群占比接近40%。

“后厂村村民”有72%是本科以上学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有着“985”“211”的名校光环,但是在这里也只不过是大厂中最为普通的一员。

显然,后厂村 科技 园是 高素质互联网人才 的密集聚集地,这类 创新城区 对城市人力资源集聚、产业转型、城市更新具有支撑和推动作用,而高产值自然会有高收入。

在这里新人起步工资就是一万,然后再凭自己的努力奋斗去攀升更高的回报。

年轻人把自己的青春和梦想挥洒在这片土地上,换来一线城市的户口、家人稳定而舒适的生活、以及在未来的智慧生活中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后厂村工作的人,对这里的感情都很复杂。这里只有工作,也适合工作,甚至跳槽也很方便。

互联网四大巨头就在后厂村路的十字路口鼎足而立。 在年轻人看来,这里工作机会多,人力资本流动性强,在这一家企业积累经验,转而去投奔大厂寻找更好的机会、赚更多的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 比肩美国 科技 心脏 的互联网重地,却有着极其不匹配的交通环境。这里的居民面对媒体的采访,说的一句话就是, “宇宙最堵之路——后厂村路”。

后厂村路是唯一一条进入园区的干道,然而,最近的地铁西北旺站和西二旗站离软件园都有几公里的距离,而后厂村里的人流数量在工作日 日均约28万。

拿13号线举例:该线路2016年的日均客流量已经接近 80万人次 ;2018年的早高峰数据显示,西二旗站每小时的出站量高达 2.5万人次 ,回龙观至西二旗的早晚高峰满载率超过 129%

因此有这么一句玩笑:如果哪一天13号线临时停运,那一定是震惊中国互联网界的大事件。

既然公共交通如此地拥挤,“村民”们为什么不选择就地居住呢?后厂村也不是没有住宅小区。

西北角“ 回天社区 ”是一个集聚了近90万常住人口的“ 亚洲最大社区 ”,但这里房价普遍在7万每平以上。

即便是租房,装修一般的一室一厅月租也高达5000-6000元。

因此,如果不是高级别的职工,只能退而求其次,到几公里以外稍便宜的小区居住。毕竟对于在这里工作的大多数人来说,现在的收入并不能无谓地花在临时居住这部分上。

二十年前, 国内经济腾飞的曙光 已经显露,但那时谁都不可能想象到,中国软件信息产业能发展得这么快,引来这么多大企业和员工,所以配套建设相对滞后也是可以预见的。

软件园的配套交通路线目前只修好了50%,某企业的一条上班小道竟然还像菜地一样泥泞不堪。

考虑到如此艰难的通勤条件,对于那些追求准时上班的员工来说,就只能缩短在家的休息时间,在早高峰之前完成通勤。

庆幸的是,园区糟糕的配套设施终于引起了 科技 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园区正计划培养有助于享受创业的 科技 人文氛围 ,以解决高新 科技 人才工作之余的幸福生活需求。

针对交通问题,园区会新开建地下停车库,对现有不规范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

设立便利店、幼儿园等便民服务项目,搭建公园、雕塑等人文景观,同时也在组织活动,增加 科技 宅们的交流机会, 也可以解决很多青年的婚姻问题。

软件园毕竟是 科技 发展的 核心地带 ,通过环境修缮来提高年轻人们的幸福指数,将会满足这些高端人才的 归属感和自我价值实现 等方面的需求。

城市里的多数员工,一般情况下其收入水平必然匹配他的消费水平。

但是在后厂村,却出现了 高收入 低消费 的反常现象,这其中除了“村民”计划挣钱别作他用的理由以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 配套生活设施的严重匮乏

由于园区建设年份较为久远,当时的规划没有现在的产城融合理念,所以也没有规划商业、 娱乐 和餐饮配套,大部分的公司都被迫独立设立了 生活功能区

员工可以在公司大楼里完成 用餐 健身 美容美发 购物和 游戏 娱乐 等大多数生活项目,就和早年的大国企一样。

没有丰富的消费项目,自然就限制了消费支出,所以就有了 “月入五万消费五千” 这样的名谈。

一位看起来十分平凡的中年人,却在某大厂担任过重要职位;穿着廉价连衣裙或戴着便宜而精美的耳饰的小姑娘,很有可能是某公司的高管。

并不是这些拥有丰富人生履历的“后浪”不想装扮自己,而是工作和梦想的双重压力时刻影响着他们。

日平均工作时长 超过14小时 ,回家以后也要时刻操心着项目有没有什么纰漏。

许多刚毕业的学生来到这里时,完全没办法适应和舒适的校园截然不同的厂区生活状态,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疲惫,脸上毫无生活的气息,有的只是无尽的工作。

村民们虽然被称为 “高薪低消费” ,但这也不是说他们不善于消费。

TGI数据显示,超过80%的村民消费达到了中等水平,茶餐厅、咖啡厅和高尔夫厅是大家最喜欢消费的场所,显然这些情况已经完全满足中产阶级小资的标准了。

同时,这些 年轻人也热爱 旅游 ,常年在工作室里面对电脑的工作摧残着他们的身体, 旅游 是最好的缓解方式,而 日韩等东部邻国 是最受欢迎的周游地。

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所谓“月薪五千的生活”,只是因为园区设施严重不足,消费资源匮乏,员工们空有一身 “武艺 ”却无用“ ”之地。

他们可以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纵横捭阖,肆意发挥,对这个虚拟世界进行改造,而一旦回到现实世界,他们发现可以做出的选择实在是不匹配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后厂村人大概可以概括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出身普通 ,通过努力学习谋求到一份高收入工作。

他们永远充满工作激情,哪怕互联网工作是如此繁琐和折磨,因为他们再也不想回到曾经的环境里 甘于平庸

另一种人则生来丰衣足食 ,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体验更高的阶级环境,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

即便工作和生活的巨大落差让他们年纪轻轻就失去 健康 ,他们也希望能用青春和自由换来阶级跃迁, 努力跟随时代的浪潮追逐不同的人生梦想。

老人们常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年轻人圈子里充满着狂妄、颓废、无知、懒惰。

然而,以后厂村 科技 园员工为代表的精英,完美诠释了什么叫 清晨的朝阳 生活压力的形式在不停变化,但艰苦奋斗的精神却仍在流传

不仅是互联网,年轻人正在不断地充实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血脉,付出比先人更多的努力来建设未来。

后厂村人也许是幸运的 。相比大搞剥削的商业公司,这里的企业 从不强迫加班 也不克扣薪水 ,反而还用高额补贴作为恶劣环境的补偿。

企业和员工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愿意留下来的没有怨言,不愿留下来的走得也痛快。

对于 阶层跃迁日益困难的大陆 ,后厂村俨然成为了这群特殊的年轻人攀升的一扇门。无论是血与泪的艰辛,还是积极面对生活,后厂村无疑为年轻人们的未来树立了一座 希望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