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评价张籍的《秋思》时说,“看似寻常最奇崛”,说得是诗中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是哪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王安石评价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时说,“看似寻常最奇崛”,说得是诗中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是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

诗句为“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意为: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原诗:

《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张籍原籍吴郡,他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客居洛阳城。当时是秋季,秋风勾起了诗人独在异乡的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唐代诗人张籍的这首《秋思》,截取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写信的一个画面,诉说游子客居洛阳,见秋风吹起,树叶飘落,百卉凋零的肃杀景象,越发使羁留异乡的游子,凄寂感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悠长思念。

月是故乡明,自古游子,都对故乡情有独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释义: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只有沦落天涯之人才有切身体验。

短短的一首诗,四句话,却浓缩了诗人异常丰富的情感。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是渲染,却有含蕴。秋风自古就是游子的“思乡风”它吹落了漫漫黄叶,也将游子的思绪吹向了远方。尤其是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给人以丰富的暗示与联想。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欲作家书意万重(释义: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这“欲”字玩味颇深。一个游子,一旦起了思乡的念头,想起家乡的人,想起家乡的山水树木,吃食风物??本就意念万重,思念万千,这思念的极致就是回去,回到家乡。

诗人也一样,他一定有归乡的念头,但又显然“欲归不得”,这种复杂的情绪、各种各样的念头,又如何能在一封信里写完呢?所以,诗人在这里说“欲”,妙就妙在这一个“欲”字。

诗人是想把心里涌起的千头万绪全部写进信里去的,觉得自己有说不完、写不尽的万般怅惘,这万般情绪无从言说的情况如何表达出来呢?诗人只能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描述自己想写而又不知如何写起的自我状态。

三、四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因怕“说不尽”所以“又开封”这一小小的开封动作,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无限的思念,展露无遗。这一封小小的家书啊,蕴含着在外游子的多少牵挂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思(张籍诗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