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男女平等,为何女方生的孩子要跟男方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15
孩子跟男方的姓是传统习俗,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双方可以平等沟通后决定孩子的跟谁的姓,也可以等孩子18岁后自己选择跟谁的姓。
第2个回答  2020-09-15

生的孩子跟老公姓是你同意,法律规定跟你俩谁姓都可以。为何要伺候公婆?法律规定你没有赡养公婆的义务,你住婆家干啥?不是给公婆讹你伺候他们的机会了?为何要做家务,这是你婚后住婆家的结果,婆婆会护着老公,老公会仗着婆婆撑腰不干家务,所以家务就落到你一人身上,你如果婚后和老公另过,老公没有婆婆撑腰,你就可以要求老公一起做家务了。

这是独生子女政策的连锁效应,孩子和谁姓这没有强制规定,约定俗成是男方,为的是加强家族观念和传承的延续性。照顾父母是法律义务,因为可以预见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照顾的一天,尤其在现在养老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从源头上来讲,母系社会时期,没有一夫一妻制,为了区分这个孩子是和谁生的,就随父姓,并且父亲要负责养育成人。其实别的不说,男人生存年龄短,晚女人10年退休,早女人10年死,女人可以没工作全职太太,男人没工作连孩他娘都不会有! 养家责任男人占九成,再说了,遗传学上决定孩子性别的基因,是男人赋予的!

公道自在人心,女人对一个家庭的付出要比男人多得多,女人在维系家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上的贡献也多得多。那么多的家庭和孩子,结婚跟没结婚一样有爸爸跟没爸爸区别不大。婚姻法过份地注重了财产而忽略了婚姻家庭的其他构成要素。如果女人不用对家庭对子女付出那么多的精力,在社会用人上也就不存在那么多歧视女性的隐形规定。女人特有的细致和坚韧使得女人在工作上完全可以不逊色于男人。而恰恰因为女人为家庭和社会的无私奉献,才使得女人在付出青春后被嫌弃黄脸婆别扫地出门而没有应该有的保障。所以女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必须好好工作,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女人到中年精力更是不济,有限的精力下还是照顾好自己吧,真的出了什么事除了亲生父母谁会管女人呢?!

在西方女性地位是没中国高的。西方女人结婚必需随大夫姓。比如原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她就是结婚后随丈夫姓的撒切尔的。而中国只是孩子随夫姓。如果女方想孩子随娘家姓,可以选择招婿上门,孩子的姓氏必须随母姓,男方是没有冠姓权的,是也是传统。孩子姓什么决定权在女方手里:你是先择出嫁还是招婿,出嫁孩子必需随夫姓,招婿孩子随母姓。

血统朔宗,正本清源。在政治上和劳动报酬同工同酬男女平等是社会一大进步,但被扩大化了,女人嫁男人,生小孩从父姓是传统,容易朔宗寻源,按老传统女性嫁人,本姓前加一个姓就是夫姓如香港特区现特首郑月娥,嫁夫随夫,夫家林姓,郑月娥将是林家太婆,婚礼后称为林太,故原名字上前面加林姓,完整称呼姓名就叫林郑月娥,这才是正统。

这方面香港,台湾是坚持比较好的,这是华夏传统。现在以能力,讲收入小孩要随母姓,态度强烈不好,有传统。按科学生育观同姓者(即男女同姓五服内不能通婚。如随意随母姓,待小孩长大后婚姻缘配无法考证,容易造成近亲联姻,再产生的后代就会有不测结果现象。不要把小孩随母姓讲出天大理由了。现在还有很多结婚没有要彩礼的女人,在说了人家收了你的彩礼难道没有陪嫁吗,车房难道你没有住没有用吗?真的是笑人!现在又有多少男人是真的把岳父母在伺候的,女方家里有其他兄弟的都是兄弟伺候,女方就有时间才能回去看看,也只是像客人一样看看,有多少是在女方家跟前孝敬女方父母的?

传统彩礼就是母亲卖女儿,同时也放弃了赡养娘家父母的的权利。文明一说就是公婆一次性支付娘家父母的赡养费,换取的是儿媳照顾赡养公婆的义务。这就是真正的传统,所以彩礼可以讨价还价的,嫁妆可有可无,全凭丈母娘家的心情。嫁妆是娘家妈体己的钱给女儿办嫁妆,跟彩礼无关。家境好的母亲用体己钱给女儿办嫁妆,家境差就用彩礼线恰恰女儿办嫁妆,家境贫寒约定干脆就一点不给,男方家也不可以索要。为了女儿嫁到男方家里体面受到遵重,一般父母都为女儿多少都要办置些嫁妆的。两个人组建新家庭,两个家庭共同扶持起来一个新家,让这个新家过得幸福。不是一个家庭去扶贫另一个家庭把一个新家庭负债累累。一个家庭成为吸血鬼,不停的去坑另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给父父亲性是中国自古以来原有的根本。孩子也可以随母性。并不是单一的随父亲。至于公婆,现在的儿媳妇有几个伺候公婆的?

男方付出车子房子是因为男方要成家,要传宗接代,是一种竞争求偶的原始本能。没有人逼男的非要准备这些吧,如果不是男的自己需要娶老婆,并且按照男权社会制定的道路走下去也不会这样呀。说男的付出多压力大又要谋生养家,那女的不也是同样要上班也要兼顾家庭,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在家里上班甚至比男的还累。男方经济上付出多一些,女方家庭上同样付出的多,女的有哪里占便宜了?何况女方某些要求比如上交工资,男方不愿意可以不做或者换人,没必要贼喊捉贼站在男权社会的框架里还要去捧杀侮辱女性。很明显,对男方有利的比如生孩子料理家务照顾老人,这些就是“责任”是“优良传统”,但凡对男方不利的就是女权表。

说白了就男人多女人少,总以为自己很优越。有几个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有几个能做到妻子二字的。上班说累,家庭琐事说累,我不知道能干啥行,生个孩子叨叨一辈子,我生孩子了,老有功了,你们不去想孩子是双方结晶,不是你邀功的法码,我就想不明白了能干啥你们有一些女性。对你们能生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的人你们都不配当母亲不配谈爱,孤独终老多好。

中国的法律是男女平等法律明确规定(婚姻法第22条)夫妻所生子女可以随父亲的姓也可以随母亲的姓,二胎放开后许多家庭根据各自需求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下一代的姓氏问题,这是社会的文明进步!

提倡男女平等,是对女性的照顾和尊重,社会的重担,到目前女性还是承担不起,加上自身体质因素,需要男性的关爱和照顾,个别人出现错觉,凌驾于上,认识问题的根源,改变命运是有条件的。

法律规定赡养父母都是指自己的亲生父母,从法理上讲,儿媳是没有赡养公婆的义务,如同女婿没有赡养岳父岳母的责任一样。但在现实中,一般情况都会承担一些赡养对方父母的工作,这是为了家庭和睦的角度出发。所以,在面对自己的配偶孝敬自己父母的时候,不要进行道德绑架,做了微笑一下,若做的不够,也没必要上纲上线,自己的父母最在意的是自己子女的态度。

另外,跟谁姓的问题。我是这么想的,人名如同一个代号,为的是喊着方便,姓氏的出现是伴随社会组织结构的发展,氏族作为社会组织中一个基本单元的强化而产生的。试想现代家庭的小型化,氏族组织功能逐渐弱化,现在已和过去情况有了很大的差异,尊重传统,并非意味着不发生改变。说的很乱,总结一点就是没什么值得太在意的,只要是你自己的孩子,姓什么叫什么,还能改变他不是你子女的现实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