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的交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0

截至2013年末,萧山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39.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6.01公里;一、二等级公路713.47公里。
交通发展有序推进。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98.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87公里;一、二等级公路728.73公里。航道里程796.83公里。年末全社会机动车辆保有量达到54.7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9%。其中汽车37.29万辆,增长4.5%。
主要公路:104国道、03省道、杭州绕城高速G2501、杭州湾环线高速南线G9211、沪昆高速G60、杭州萧山机场高速、沪杭甬高速公路 铁道线路:浙赣铁路、萧甬铁路、沪昆铁路浙赣段、杭深铁路萧甬段、沪昆绕行线、萧萧联络线、萧浙联络线、杭甬客运专线、杭长客运专线
火车站:杭州南站(目前正在改造中,预计2017年投入运营 ),届时,杭州地铁5号线与杭州地铁11号线将在该处设站。 萧山国际机场年末通航城市103个,比上年末增加16个;已开通航线185条,增加41条。全年起降航班19.1万架次,增长14.6%;旅客进出港2211.4万人次,增长15.7%;货邮吞吐量36.8万吨,增长8.8%。
萧山国际机场年末通航城市119个,比上年末增加16个;已开通航线222条,增加37条。全年起降航班21.33万架次,增长11.9%;旅客进出港2552.6万人次,增长15.4%;货邮吞吐量39.86万吨,增长8.3%。 改革开放以来,萧山经济和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是浙江省的首批小康县(市)。萧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绩居浙江省县(市、区)级首位。2000年和2001年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排名中萧山分别列第9位和第7位,2002年到2006年再列第七位,浙江省第一位。
2013年,萧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89.2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65.54亿元。依次分别增长2.6%、11.4%和8.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7∶61.3∶35.0调整为2012年的3.5∶61.4∶35.1。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到130797元。按国家公布的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突破20000美元,达到20720美元。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30.68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2.68亿元,增长8.2%。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87.99亿元,增长5.6%;营业税34.79亿元,增长22.6%;企业所得税42.77亿元,下降12.3%;个人所得税15.75亿元,下降3.1%。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08.35亿元,比上年下降1.3%。
2014年,萧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28.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3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34.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32.93亿元。依次分别增长1.9%、8.3%和8.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5:56.4:40.1调整为2014年的3.5︰54.1︰42.4。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到138309元。按国家公布的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突破20000美元,达到22516美元。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43.21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85亿元,增长5.8%。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91.61元,增长6.3%;营业税32.53亿元,下降1.9%;企业所得税49.98亿元,增长12.4%;个人所得税15.42亿元,增长12.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20.20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等民生支出增长4.9%。 萧山区平原约909平方公里、山地约259平方公里。围垦钱塘江滩涂是萧山人民的一大创举,自1965年以来,先后围涂30次,至2000年底,围垦造地面积达52.62万亩,累计投工7900余万工,完成土石方66.6多亿立方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誉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
2013年,萧山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6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50.52亿元,增长3.2%;林业产值1.17亿元,增长5.0%;畜牧业产值29.77亿元,增长8.8%;渔业产值11.11亿元,增长7.2%。
2014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6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56.75亿元,增长12.3%;林业产值1.20亿元,增长2.6%;畜牧业产值26.13亿元,下降12.2%;渔业产值12.84亿元,增长15.5%。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进一步加快。畜牧、水产、蔬菜、花木和茶果五大特色产业增长势头迅猛,实现产值88.9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8.4%。
防洪排涝工程加快推进,钱江枢纽闸站工程、四工段排涝闸迁建工程投入运行,顺坝排涝闸站工程全面推进,济民泵站工程全面开工;浦阳江治理工程——许家后塘2.3公里试验段通过验收,钱塘江萧围东线一期工程完成年度建设目标。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0.55万千瓦。据水利普查数据显示,全区有效灌溉面积66.08万亩,有效灌溉率继续保持100%。
围垦钱塘江滩涂是萧山人民的一大创举,自1965年以来,先后围涂30次,至2000年底,围垦造地面积达52.62万亩,累计投工7900余万工,完成土石方66.6多亿立方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誉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 工业是萧山经济的支柱,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804.76亿元,比上年增长5.4%;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728.95亿元,增长5.5%;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294.43亿元,增长4.7%;实现销售产值5235.47亿元,增长4.8%。
2013年萧山区179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480.80亿元,比上年增长9.2%;实现利税总额326.45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06.62亿元,分别增长3.1%和1.7%;亏损面由上年的13.7%缩小到12.1%,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3.1%;工业销售利润率为3.8%,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8.36万元/人,增长3.8%。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99.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3%。
2013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产值954.6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占规上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18.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开发区级以上新产品899项,市级以上创新项目65个。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1442.74亿元,增长17.9%,新产品产值率达27.3%,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2013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6.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8%。萧山区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306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96亿元,增长3.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1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476万平方米,增长3.9%。
截止2014年底,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7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5.6%;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644.87亿元,增长5.1%;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173.46亿元,增长6.3%;实现销售产值4089.70亿元,增长5.9%。
创新能力再上台阶。2014年,全区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加快发展信息(智慧)经济,传统产业提升发展持续推进。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18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占规上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28.9%;拥有区级以上新产品932项,市级以上创新项目70个。全年累计实现新产品产值1239.57亿元,增长18.9%,新产品产值率达29.7%,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有所提升。全区18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84.73亿元,比上年增长3.7%;实现利税总额326.83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16.01亿元,分别增长12.8%和17.3%;亏损面为11.9%,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3.1%;工业销售利润率为5.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8.3万元/人。 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4%。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29亿元,下降31.2%;萧山区857个工业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70.17亿元,增长9.3%,其中112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37亿元;第三产业投资460.02亿元,增长24.5%。
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批发零售业391.54亿元,增长15.2%;住宿餐饮业54.01亿元,下降0.6%。
2013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40.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进口总额46.26亿美元,下降4.7%;出口总额94.63亿美元,增长7.4%。出口总额中,纺织品28.77亿美元,增长13.8%;机电产品出口26.40亿美元,增长4.1%;服装9.16亿美元,下降3.6%;羽绒及制品8.56亿美元,增长14.4%。出口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3亿美元,增长13.4%。
2013年新批外资投资企业89家,合同外资15.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实际利用外资9.69亿美元,增长11.7%。截至年底累计批准内外资企业2114家,总投资237.34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29.5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3.96亿美元。 金融业存贷款平稳增长。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106.86亿元,比年初增加102.6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209.26亿元,比年初增加90.70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849.58亿元,比年初增加190.49亿元。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1972.37亿元,比年初减少49.04亿元;中长期贷款780.26亿元,比年初增加189.6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200.88亿元,比年初增加13.40亿元;工业贷款1289.08亿元,比年初减少36.37亿元;房地产贷款111.48亿元,比年初增加38.38亿元。
资本市场。金融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成功获批创建省级科技金融示范区。金融创新中心孵化器功能日益显现,已入驻金融机构31家。新增上市企业4家,3家企业向证监会上报材料,6家接受省证监局辅导,100家进入拟上市企业培育阶段。至年末,全区上市公司累计达到27家。

相似回答